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山情水意共天长

来源:太湖周刊 2011-05-16 18:51   https://www.yybnet.net/

赵朴初纪念馆刘辉摄余世磊

每次,从县城经花亭湖回老家寺前镇,在码头下船,走在镇区小街上,渐近赵朴初文化公园,心头,总会荡起圈圈涟漪。

赵朴初文化公园选址于寺前镇万年冲,背倚峰峦竞秀的凤凰山,面临碧波荡漾的花亭湖。亭台、飞檐,掩映于茂林修竹之中。一排仿古建筑,隔开公路和街市上的喧嚣。应该说,从公园选址到建设成今天的规模,我可以作为一个历史的证明人。

朴老1907年11月5日生于安庆天台里,4岁时随父母回到祖居寺前河状元府,1920年到上海求学,后来驱驰四方,成为国家领导人、一代宗师,享誉海内外。先生一生热爱家乡,心系桑梓。1990年金秋,他回到阔别64年的家乡,感慨万千,赋诗抒怀:“地理人文惊八变,山情水意共天长”,“问还余几多光热,报我乡邦?”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如一支蜡烛,把光和热奉献于乡邦,在家乡人民心中竖起了一座丰碑。

2000年5月21日,朴老在京逝世。为纪念朴老,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寺前镇兴建赵朴初文化公园,因工作关系,我目睹了原来曾是池塘、稻田、旱地的万年冲变成了一座公园、一处圣地。2004年,朴老灵骨送回赵朴初文化公园安葬。

赵朴初树葬地在公园之东,坐北朝南,以一条中轴线为神道组织建筑。自上而下,经广场,上数级台阶,是一青石门坊,采用著名的徽州青石牌坊,显得凝重、古朴而庄严。上至月塘,塘中游鱼往来,九株睡莲静静地开放。经两排平行的管理用房,再往上,过一古拙的碑亭,至瞻仰平台,可见9.3米高的朴老雕像,安放于青松翠柏中。塑像后为一罩壁,后壁刻赵朴初先生生平。继续往上走,经93级台阶,到达朴老灵骨树葬地。朴老的灵骨就安葬于三棵银杏树下,前有祭扫平台,摆着石质供桌、香炉等。站在祭扫平台,俯瞰花亭湖,“千重山色,万顷波光”,尽收眼底。

如今再来这里,当年绿化的苗木俱已长成,一片郁郁葱葱。时闻几声好听的鸟语,更添几分幽静。无论哪个季节来,都有花儿开放,沁人心脾,牵人情丝。这儿的台阶也很有意思,有人走在其上,其脚步声,在高处听来,叮咚作泉水响,人称水声台阶。看着这鲜花,听着这水声,总会想起朴老的遗偈:“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朴老虽已不在,但他的精神,他的事业,将如花般常开于世,如水般长流于世。

公园之西有赵朴初纪念馆,于2007年竣工开馆。纪念馆的建筑为恢复建设的状元府,参观者既可参瞻赵朴初生平事迹,又可一睹当年状元府旧貌。平面确定为“三进”、“三纵”布局,大门外设照壁,上书清嘉庆皇帝御笔赠赵文楷诗。入大门过天井进入第二进,中为正堂,堂内立赵朴初半身塑像,为著名雕塑家袁熙坤雕塑。按“家世”、“圆满”、“缅怀”为主题分八个展厅,展示赵朴初一生功绩及后人对他的怀念。三进正中为祖堂,两侧复原赵朴初父母卧室、书房等,里面塑赵朴初父母蜡像。当代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题写了“状元府”、“赵朴初纪念馆”。这里的很多文字,都是经我之手的;这里的许多照片,都是我征集提供的。能为纪念朴老做一些事,这是我的光荣。

我感到三生有幸,能与敬爱的朴老同乡,与朴老结下一段殊胜因缘。朴老在世时,曾多次接见父亲。朴老去世后,我也记不清多少次进京拜见邦织奶奶。邦织奶奶给了我们很多关心、帮助,那份大恩大德,我们报答不了,但我们会永远记住。

而今,邦织奶奶也往生西方了。就在写这篇文字的时候,听说她的骨灰也将迎回太湖与朴老合葬。多好,从今以后的岁月,“明月清风,不劳寻觅”,我们可以与朴老和奶奶长相守了。

新闻推荐

计生奖扶暖心窝

寺前镇率先在全县表彰“模范计生老人”。 镇村干部上门慰问其林村象形组77岁计生老人黄达元,宣传计生国策。 寺前镇在全县第一个建立留守计生老人亲情交流平台。免费为计生老人体检。[现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天华镇党委2011-07-08 20:30
评论:(山情水意共天长)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