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明是一名兰州的水产市场个体户,“5·12”大地震发生后,他从电视上看到那催人泪下的场景后,毅然决定去灾区当一名志愿者,为灾区群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此,他给自己的妻子留下一封遗书后,毅然踏上了去灾区的路程。在灾区他不怕苦、不怕累,半个月下来,他瘦了整整十斤。对于自己所做的这些,他总是谦虚地说:“比起灾区人民受的苦和痛,我所做的一切都算不了什么”。
三年过去了,灾区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在废墟上重新站了起来。刘振明作为一名志愿者和见证者,时刻关注着灾区的发展,当得知那里的群众有困难他慷慨解囊,那里的孩子缺衣少食他义不容辞地帮助时。刘振明说:“我不但是一名志愿者,也是灾区的一员,帮助灾区是我应尽的责任。”5月11日,记者来到刘振明的家里,他的妻子感慨地说,当时丈夫给她留了一封遗书后就离家去了灾区,看到他的遗书后,她觉得丈夫是一位心怀大爱的男人。
在地震后的三年里,刘振明无时无刻不关注着灾区的重建和发展。2008年10月,刘振明汇给他曾经当志愿者的都江堰幸福镇一万元,帮助那里的群众重建家园。2009年5月,刘振明重返四川灾区,并与全国各地的20多名志愿者在成都集结,前往都江堰幸福镇献爱心,并送去5000元的爱心款。2010年4月,刘振明得知陇南徽县麻沿乡胡广小学落成后,亲自托人带去50000元的学习用品、用具,用于孩子们的学习。2010年8月,他出资一万元,再次向陇南徽县嘉陵镇黄桥小学献出自己的爱心。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发生后,刘振明都慷慨解囊帮助受灾的群众。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三年来刘振明向5·12地震灾区、青海玉树灾区、甘肃舟曲灾区共计捐款6万余元,刘振明说,我们都是中国人,灾区的父老兄弟姐妹都是我们的亲人,看到亲人受到灾害,作为我们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是一个公民应尽的本分和职责。今后他会一如既往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使他们感受到同胞的关爱之情。
新闻推荐
红古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开创“1+1”新型安置模式 政府给失地农民授“鱼”又授“渔”
走进红古区海石湾镇上海石村的新农村住宅小区,映入眼帘的是:平整的混凝土路面,路两旁墨绿的松树挺拔矗立;洁白的墙壁,栅栏式黑色铁栏杆围墙,让人总会心生丝丝感叹,现在村民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