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长2.09米,高1.19米,腰围2米,在猪的世界里,它堪称“猪老大”。
本报通讯员王丽本报记者 李传林
弥陀镇圣迹村,有一头猪王,今年8岁了,一天能吃下近30公斤饲料。前年,陈光绪给它称了一次体重,乖乖,足足有911公斤!有位浙江老板出资18万元欲买下它,被主人婉言谢绝。他打算将“猪王”养到1200公斤,去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
猪王独居一栋小“别墅”
早就听闻弥陀镇圣迹村益新组的深山里,有一头猪堪比一头小牛。前不久,记者在弥陀镇政府工作人员方英庭的带领下,慕名来到了“猪王”的家。
早就听说弥陀镇圣迹村益新组陈绪光家养了一头猪王,体重2000余斤,足有一头牛大。记者见到了这头猪王,许多人也和我一样从未见过这么大的猪。
既然是“猪王”,家的排场自然也不小,房子是独门独院设计,起居室有1.7米高,4米长,2米宽,门前的院子则是一片约100平方米的泥地。据主人陈绪光介绍,“猪王”平时吃饱了就睡大觉,只有天气晴朗时,它才来到院子里遛达,爱吃些泥土、树根。
不担心人怕出名猪怕壮
据陈绪光介绍,这头猪是他2003年农历八月十七购买的,当时仅两个月大,重18.5公斤,属纯白、三元杂交瘦肉型公猪,同时购买的还有一头母幼猪。一年后,母猪长到了140公斤,而它则有175公斤。由于长得不是很肥,猪贩子不要,于是陈绪光将它留下,准备再养一年后卖掉。没想到,此后它体重长得飞快,2岁时就长到近300公斤。
看到这头公猪这样争气,陈绪光破例给它起了个名字,单名一个“富”字,寓意富家大吉。此后,陈绪光的猪圈里,一波又一波的猪来了走了,只有“阿富”独善其身。
猪王每天食量30公斤
“猪王”有啥特别的“秘方”让同类们分享呢?
据了解,近60岁的主人陈绪光,1976年从部队退伍后就干起了兽医。据他介绍,他喂养猪王的饲料一直以农作物为主,主要是芹菜、萝卜、红薯等。防疫方面,除按要求定期注射疫苗外,他还会适时给猪喂金银花藤、葛根、鱼腥草等。
最能体现老陈对“猪王”厚爱的就是,每年夏天一到晚上,老陈就到猪圈里喷施驱蚊剂。老陈是村里的兽医。防疫方面除按要求定期注射疫苗外,还适时给猪喂金银花藤、葛根、鱼腥草等。在老陈夫妇俩的照料下,这头猪体格一直很健壮,未发任何疾病,不过即使吃的全是青土饲料,每天也要花费20多块钱的“土特产”供吃喝。
据陈绪光说,“猪王”很结实,皮肉仍旧富有弹性,还处在生长期,一天食量近30公斤。不像其他巨猪一身肥肉,站都站不起来。前年,浙江宁波有位老板开价18万元要买下“猪王”,被他婉言谢绝了。
打算挑战吉尼斯纪录
体重成了“猪王”的护身符,也成了“猪王”的悬念。
陈绪光说,前年,他曾做了个大铁笼子,在村民的帮助下将“猪王”四只脚捆起来装进铁笼,放在秤上称,当时体重有911公斤。由于去年下雪将茅屋压塌了,铁笼子也被压坏,现在没办法称体重。
在村主任的指点下,陈绪光给“猪王”量了身材,高1.19米,体长2.09米,胸围1.75米,腰围2米。根据这样的身材,当地养猪户推算,“猪王”的体重应该在900多公斤。
陈绪光夫妇俩高兴地对记者说:“我们打算将它养到2400斤后去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真正创造出生猪饲养史上的奇迹,为太湖争光,为国争光。”
新闻推荐
“传输稻谷→去杂→脱壳→分离→进米机加工→色选→抛光→成品米整理→包装成袋,整个流程一气呵成,省时省力,这套设备日加工量达60吨呢。”近日,在小池镇农民方得金的精米加工厂内,大米加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