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阅读生涯中,读过不少诗词,然而,许多优美句子随时间的流逝大多都模糊了。唯独毛主席的《清平乐·六盘山》是个例外,它镌刻在我的记忆里,风雨不蚀,岁月不褪。每当秋风吹起的时候,“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这旷远抒情的句子就会让人心绪难平。
因了这首词,在中国共产党90华诞来临之际,一个雨后的早晨,我迎着初夏习习的微风,去往六盘山。一路看着车窗外绿色的田野,兴奋不已。车行至宁夏隆德,出城不多一会儿,六盘山便横在眼前了。在新旧公路的接口处下车,沿旧路负重前行,一路顶着烈日走了好久,还在山腰徘徊,气喘如牛地一步一步往上走,过了一盘又一盘,还是离山顶很远。
一路行走,一路感慨,心想,能引起毛主席诗兴大发的地方必有他的魅力所在,果然,在一个拐角的地方一看,六盘山的正面凸显在眼前了,只见青山巍巍,奇峰险峻,林木葱茏,雄伟的山体慑人心魄 ,有一种博大的震撼力。《清平乐·六盘山》所散发出来的具有无限穿透力的意境真实地出现在眼前。这样的地方,就是一般的人登临都会引起无限感慨,更何况一代伟人毛泽东呢!是这山神遇了毛主席,还是毛主席被这山所感染,成就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词作,使六盘山享誉中外啊!
经过两小时的努力,终于登上了山顶。呵!六盘山,我终于来到了你的怀抱。临高俯瞰,四周崇山峻岭,群峰凸起,万顷苍翠,一派雄浑景象。极目远眺,所有的山都在脚下,山脊如飞龙游走,一层层向远处推开,方圆几十里的城镇村庄看得一清二楚。置身在这里,令人心旷神怡。六盘山的大气磅礴,让人心绪久久难以平静。
沿阶梯小道登上吟诗台,台柱四周的红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大山沉默无语,呵,“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一切仿佛都在,让人思绪飞近又飞远。
据说,毛主席就是在这里写出了《清平乐·六盘山》的前身《长征谣》的,“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六盘山呀山高峰,赤旗漫卷西风。今日得着长缨,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望着南去的大雁,屈指算来红军已行程二万里路了,站在这高高的六盘山上,看红旗漫卷西风,毛主席难免生出复杂的心绪——何时缚住苍龙?一字一句,似是感叹,又像是叩问苍天,让人感慨万千。
魂牵梦绕的六盘山啊,我是追寻历史而来,踏着红军战士走过的足迹,神思一次次被牵向了遥远的过去,山风呼啸,红旗猎猎,山还是那山,依然还是天高云淡,却无处寻觅吟诗的伟人。
红军过山的地方就在不远处的山口,如今树木参天,那小路遮盖在视线看不到的地方,云遮雾绕,一片苍茫。
站在红军纪念亭前,放眼东望,苍苍山体,茫茫云海,壮观的六盘山魅力依然,一条宽阔的高速公路穿山而过,公路上车水马龙,一切显出欣欣向荣的样子,这里已不再是过去的“鹿盘山”了,一切都在改变,几十年过去了,今日的六盘山已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地,前来参观拜谒、缅怀革命先烈的人络绎不绝,因为这里到处是红色的革命故事,到处都有红军的足迹。
在这里,思绪总会被感染,心灵总会被净化。远去的足迹并未消逝,依然在时间的长河中悠悠回响,六盘山,历史永远会记住你的名字!
夕阳下,我仿佛又听见红军铁流千里翻越六盘山凝重而激昂的脚步声。
新闻推荐
天真遇到单纯http//3m2p.home.news.cn/blog日前,家住重庆九龙坡区九龙园区火炬大道的陈女士向重庆晚报爆料称,她无意中保存的两个月饼竟然三年不霉变。这难道又是防腐剂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