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万程 本报通讯员 刘小辉 刘荣林
3月以来,卖菜难现象在全国部分地区蔓延,“菜贱伤农”再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在“百年菜乡”——贺州市八步区,这一现象并不明显。
八步区农业局副局长黄光明表示:“99%的蔬菜未受卖菜难影响,淮山、莴笋等特色蔬菜还卖出了高价。仅有2500亩左右秋冬莴苣、甘蓝包菜等品种蔬菜,由于受北方大白菜的冲击,价格受到一定影响,但只占24.5万亩秋冬菜(包括马蹄2.6万亩)的0.82%,对蔬菜生产影响不大。”
八步区如何解决卖菜难规避“菜贱伤农”现象?5月中旬,记者连续数日在八步区调查采访,一探究竟。
从“菜老板”抢滩“珠三角”说开去
“老婆,你明天给我调3吨甘蓝包菜。”菜老板老冯从东莞给妻子打来电话,“客户等着要,必须快,不能耽搁。”妻子立即电话通知村民:“赶快收菜。”3天后,3吨蔬菜便运到了东莞。这是八步区贺街镇村民卖菜常见的场面。
八步区农耕文明历史悠久,目前,农业仍是主导产业。此外,因该区与广东接壤,数百年来,这里的农民辛勤种菜,然后卖去广东、香港、澳门等地,因此,一直有“粤港澳菜园子”、“百年菜乡”之称。
5月12日,记者走进贺街镇。沿着207国道,放眼望去,田野到处是绿油油的蔬菜和用竹子搭起的齐整而壮观的淮山架。在这里,街头巷尾,都可和农民谈“种菜、收菜、卖菜”的故事。其中,“菜老板”们的故事最为精彩。八步区宣传部老刘说:“在八步区,靠捣鼓菜,有不少人从一穷二白成为百万富翁。”
贺街镇五协村,一名卢姓菜农就是其中一个。老卢以前在广东打工。现在,他在当地盖起了小洋楼,成为富裕人家。他爽朗地对记者说:“我在广州市蔬菜批发市场有批发铺,销售旺季,每天运往广州的蔬菜少则10吨,多则30吨,年销售蔬菜瓜果约540吨。”
“一年能赚多少钱?”记者问。
“10多万元。”老卢答。
在贺街镇,“菜老板”有句口头禅:“兄弟,走!提着‘菜篮子\’到广东装钱去!”
据八步区政府调查,在广东虎门、珠海等珠三角城市,都有八步区“菜老板”开的蔬菜批发店,有“菜老板”3000多名,他们跑市场,拿订单,建立市场销售点,掌握市场供求信息,及时组织产品供应市场,为促进八步区蔬菜产品畅销起到了积极作用。如黎业旺、陈伟业、黄亚富等销售大户,年销售蔬菜产品均达万吨。
据悉,八步区每年销往广东的蔬菜6.8万吨,菜农仅种菜一项年人均纯收入810元。
“菜老板”连着“菜园子”与“菜篮子”
菜农们说:只要有“菜老板”,八步区菜农就不会因蔬菜价贱而受伤。“菜老板”真有这么大能力?且听听“菜老板”和专家们怎么说。
黎业旺是贺街业旺蔬菜合作社理事长,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菜老板”之一。“卖菜要赚钱,关键是要不断减少中间环节。”黎业旺带记者到贺街业旺蔬菜合作社办公地点参观。在现场,记者看到菜农们正忙着将刚刚收获的蔬菜分拣、装箱。
黎业旺指着装箱的工人说:“合作社把一家一户的农户组织起来,建立基地,实行统一种植、统一配送、统一销售,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超市,‘菜园子\’与‘菜篮子\’直接对接。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基地菜农的收入提高了15%,超市里的菜价比传统渠道便宜10%至30%,农民、市民两方都受益。”
“种菜要赚钱,还有一个关键,那就是不能盲目种菜。‘菜老板\’帮助菜农减少了种菜的盲目性。同时,也让菜的品种和收获时间更有针对性。”八步区经作站站长、高级农艺师罗杨志打趣说:“八步区的‘菜老板\’卖出的是蔬菜,带回的是种菜先机和先进种植技术。”
“‘菜老板\’通过抢占‘珠三角\’市场,扩大了八步区蔬菜的销售量,同时,将适合种植、效益看好的新、优、特农业品种和技术带回来,并协助政府指导农民培植新品种。农业部门则经过优中选优,然后按照区域化、专业化、特色化原则,大力推广。”罗杨志说,“正是在‘菜老板\’的帮助下,八步区形成了现在的‘秋冬种菜,春夏种粮\’模式,从而与国内其他地方蔬菜种植时间不同,巧打时间差,确保市场份额,稳定蔬菜价格。”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此外,根据“菜老板”带回的经验,八步区种植的马蹄、淮山等特色蔬菜,在国内“菜贱伤农”现象较严重的时候,价格反倒上涨了10%左右。
按着“菜老板”依据市场琢磨出来的“珠三角口味”,八步区已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8个,形成了贺街镇种植油茄、淮山、丝瓜、葫芦、苦瓜为主,莲塘镇种植香芋为主,仁义镇种植豆角为主的蔬菜发展格局。
“每一块基地,都与广东的菜商提前签订了订购合同,甚至有些蔬菜基地,是本地‘菜老板\’与广东‘菜老板\’直接合作的。”罗杨志表示,“才下地头,就上市场,卖菜当然就不难,价格也必然有保障。”
让“菜老板”主导“菜园子”
5月22日,八步区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政府部门要做的就是服务好‘菜老板\’,让‘菜老板\’主导‘菜园子\’,而不会过多地干预蔬菜种植和市场。”
八步区委、区政府认识到:“菜贱伤农”,流通环节固然有一定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供求关系。供大于求自然菜贱,供小于求菜价就贵。而平衡供求关系,了解市场的“菜老板”最有发言权。
近年来,八步区在蔬菜种植上,每作一次决策都忘不了问计“菜老板”。在问计的基础上,推广特色蔬菜,构建销售网络,抓好蔬菜生产安全等方面工作,为菜农提供全方位服务。
——积极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八步区从区内外引进飞桥红叶莴苣、永定莴苣、大肉苦瓜、桂研辣椒、皇冠丝瓜、瑞丰长茄、春秋宝豆角、南畔州萝卜等蔬菜良种35个,良种普及率达90%以上,增强了蔬菜产业市场竞争力。
——积极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提高蔬菜产品质量。该区农业部门广泛推广蔬菜标准化生产栽培技术,如蔬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确保蔬菜优质高效生产,提高市场竞争力。
——建立购销网络,促进农产品流通顺畅。充分利用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建立健全八步区各乡镇农技站农技网络,并与广西农业信息网和全国农产品信息网联网。
——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八步区农业局建有农产品检测中心,另外在蔬菜生产基地内,各乡镇建设有流动蔬菜检测工作站,每年出动检测次数1000多次,检测样品3000多个,检测蔬菜品种30多个,通过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确保基地安全生产。
“争取每一块菜地产的菜,在没有采摘的时候,都已经确定了市场去向。”八步区领导说,“目前,八步区正在探索利用‘菜老板\’搭桥,与广东菜商建立更多的产销合作,两广携手,构建蔬菜种植和销售一体化的新模式。”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蒋勤本报通讯员陶胜平冼丽红又是柑橘飘香季节,贺州市平桂管理区羊头镇老柱村九洲贡柑种植基地里,满山遍野的果实压弯了果树枝头,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无公害贡柑种植基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