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骆 怡 本报通讯员 秦崇广 刘 献
9月6日,容县石寨镇石寨村一如往日的宁静。洁净的水泥村道通往每个村民小组,村办企业里随处可见工人忙碌的身影,崭新的村委办公楼和文体活动中心掩映在绿树红花里。而这些,是在3年时间里发生的变化。
“我在广东做生意,一年少说也能赚几十万元,回村当了支书,每月工资是520元,差距有点大。但确实是‘千金难买众人意\’,村里需要我,我就应该回来。”石寨村党支书钟志告诉记者。
钟志今年35岁,正是打拼事业的黄金期。而他的搭档都是年轻的致富能手,村委主任李振敏是养猪专业户,村委副主任陀武森是一家毛织厂的老板。平均年龄不到40岁,这样的团队组合在众人的期待中开始了一场“大变化”。
班子上任,最紧要的就是发展生产,带动村民致富。钟志自己创办了一家酱料厂,吸纳了本村60多名劳动力。此外,村里还引进了苗木基地、养鳖场、养鸡场等项目,成为村民致富的火车头。为了鼓励更多的返乡党员、农民就业创业,石寨村还在原324国道线旁边建设“创业示范园”,目前,已建成花卉、大棚蔬菜种植100多亩。
有干劲、有成果,石寨村“两委”干部的威信不断提高。他们号召本村经济能人踊跃捐款,3个月内共筹得130多万元,硬化了2.5米宽的村道16条共10多公里,还在道路两旁种上了6000多株桃花树,使30个村民小组的4000多村民受益,让整个村子变成了“桃花源”。
他们靠自己的力量不断自发筹款,投资150万元,完成了村委办公楼及包含党员活动中心、图书馆、舞台、篮球场、羽毛球场等文化娱乐设施的村文化广场建设。就这样,3年时间,这群年轻人的人生轨迹改变了,石寨村的面貌也焕然一新。
在前不久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钟志再次全票当选石寨村的村支书,村民看到村里的变化,信他,服他。今年石寨镇大部分的村“两委”干部,从年轻的经济能人、种养能手中脱颖而出。他们在农村火热的土地上挥洒着青春。
新闻推荐
本报北京电(记者/罗侠)12月12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自治区主席马飚在北京会见了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郭声琨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全区51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