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重获新生的三门峡水库

来源:兰州晚报 2011-09-06 17:42   https://www.yybnet.net/

三门峡水库大坝

本报讯 出潼关100公里便进入河南省三门峡市。三门峡市是随着三门峡大坝的建设而兴起的城市,在河南省是比较富庶的地方,这里不但有百万亩灌溉良田,而且以出产金矿闻名。

三门峡,位于三门峡市湖滨区和山西省平陆县境内的黄河干流上,因河中有三岛自右向左将河水劈为三股激流,传说为鬼门、神门和人门而得名为“三门峡”。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上兴建的第一座以防洪为主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

8月31日,“黄河万里行”采访团来到三门峡水电枢纽。这里已经被辟为旅游区,到大坝电站可参加工业旅游,到库区黄河湿地可观赏野生鸟类。从大坝上远望水库,看到蓄水不是很多,感觉与下游的水位差别不是很大。电站的工程师告诉记者,为了不使泥沙淤积到潼关,2002年11月,水利部决定三门峡水库非汛期水位不得高于318米,因此三门峡大坝近10年来一直坚持低水位运行,这也是为了照顾上游陕西省的利益。乘电梯从坝顶下到坝底,仰望大坝,规模宏伟,要知道此坝是当年鼎全国之力而兴建,沿黄人民对它给予了极大的希望,但在当时大干快上、缺乏科学论证的前提下,事情的发展却往往欲速而不达。

三门峡大坝曾是备受争议的水利项目,常被冠以“失败”的头衔。1960年9月14日,三门峡水库建成蓄水。但由于工程设计时对泥沙淤积问题的严重偏失,蓄水仅一年半,15亿吨泥沙被拦截在三门峡到潼关的河道中,潼关河床淤高了4.5米,迫使黄河最大支流渭河水位上升,中国最富裕的关中平原上,大片土地出现盐碱化和沼泽化,潜在的洪水直接威胁中国西北经济中心西安的安全。此后,国家花费巨资对三门峡大坝经过了两次改建,大坝运用方式改变为“滞洪排沙”1962.4-1973.10和“蓄清排浑”(1973.11一至今)两个阶段。特别是“蓄清排浑”运用方式的成功探索,才使得三门峡大坝重获新生,使其能正常发挥效益。

新闻推荐

各部门携手帮其告别“黑户”

本报讯 9月5日,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日前,在市救助站帮助下,一名因丢失释放证明无法落户的出狱流浪汉,告别了“黑户”的尴尬处境。据悉,在8月19日,市...

相关新闻:
远行的动力2011-09-08 20:45
猜你喜欢:
解救悬窗幼童2011-09-07 20:46
评论:(重获新生的三门峡水库)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