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填补甘肃无个人“诗话”的空白 评王会绍先生《陇上诗话》

来源:兰州日报 2011-10-10 02:24   https://www.yybnet.net/

被编入《甘肃省文史研究馆文库》(第一辑),由《甘肃日报》原编委、高级编辑、作家王会绍先生撰写的 《陇上诗话》出版了,这对甘肃出版界来说是一件大喜事,因为它填补了甘肃省尚无个人“诗话”专著的空白(有可能是笔者孤陋寡闻),为研究陇原诗话的人展示了一个窗口,搭建了一个平台,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诗研资料渠道。

历来写诗话、词话的人很多。写作诗话之风,盛于宋代。除欧阳修、杨万里、严羽等外,不下数十家;明清两代也很多。辑录诗话的丛书有《历代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等;词话有今人所辑的《词话丛编》等。但作为个人诗话、词话集,最为著名的要数 清代诗文家、诗论家、学者袁枚所著的《随园诗话》和近代学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可据笔者所知,以一个地区,并从古到今,较为全面地研写与之有关的诗人作品与其佳话趣事者,似乎还不多见。而王会绍先生所撰《陇上诗话》,在甘肃省来说可谓开先河之作。

作家生于江南海滨,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于1957年投身大西北建设,在《甘肃日报》从事新闻工作达半个世纪。期间,除撰写了千余篇新闻稿件外,还写出了散文集《丝路寻梦》、《丝路追梦》、《丝路春讯》等,真是应合了文友们所评说的“不尽甘肃情”,也践行和证明了其将甘肃作为“第二故乡”的赤子情怀。

作家撰写《陇上诗话》的初衷,是以 其垂暮之年,作其赤子之为,为“第二故乡”做一件力所能及而又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为“ 第二故乡”再做贡献,也为作为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的陇原优秀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奉献一份爱心。

基于以上原因,作家在退休后参加甘肃省文史研究馆活动的同时,着眼于甘肃省历代诗人和咏陇诗词的搜集、整理、写作。“历十多年时间,翻阅众多的诗集、文集、志书、史书,赏读诗作,多方搜集有关诗人和风物的背景材料,有所品悟,随手写来。大部分文字以代表性诗作为主,兼及诗人经历、品格、、情趣。也有部分以名胜风物为主,汇集诸家诗篇,彰显自然景观和人文风采。”从而撰写出了上自《〈诗经〉中的陇原风貌》,下洎《郭沫若才情留陇原》等共计106篇作品,洋洋26万字的鸿著。真可谓是采其旧什,以播新声之作。

作家本着注重历史,挖掘尘封,尽量做到考证有据,史料翔实。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艺术加工和文学创作,写出风格,展示文采。有的篇章,像是诗评家在点评诗人诗作,不抑不扬,公允中肯,寸度准确;有的篇什,像一个说书人给听众讲故事,娓娓道来,悦耳动听……其写作手法多样,形式不拘,但却做到了联袂成册,浑然一体,不觉龃龉。从而潜移默化地使读者在欣赏古人诗作、作家文采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对上自春秋战国,下至近现代诗人、词家的作品,以历史长河的发展脉络,由浅及深,从古到今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这不仅使读者品味到了陇原这片沃土上历代诗人给予的中华诗词这桌文化大餐的美味,也体察到了作家为之付出的艰辛,更体味到了从古到今,众多或为陇籍,或为外籍的文人墨客,对陇原这片热土的痴情与钟爱。

总之,作家写这部书目的是明确的,用心是良苦的,态度是诚恳的,文笔是流便的,文风是严谨的,辞采是华丽的,语言是朴实的,感情是真挚的……也是有资于陇原诗史研究的,更是有利于读者增长诗学知识、寓学于乐的,是值得一读的! 

新闻推荐

第八届全国残运会在杭州举行5000多名运动员参赛创历届之最

【据新华社杭州10月11日电】金秋时节,丹桂飘香。美丽的西子湖畔迎来了杭州市民期待已久的客人——参加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嘉宾们。11日晚...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填补甘肃无个人“诗话”的空白 评王会绍先生《陇上诗话》)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