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锦诗接受媒体采访
本报上海讯 作为第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甘肃文化周”的重要项目之一,26日下午,敦煌文物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先生做客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为师生带来一场题为“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开发、吸纳和贡献——以敦煌石窟为例”的学术讲座。
73岁的樊锦诗扎根敦煌48年,一如既往地扛着保护敦煌的大旗。近半个世纪的戈壁大漠风沙已将质朴、坚韧揉进了这位江南女性的内心。樊锦诗先生运用一幅幅色彩绚烂、形象逼真的壁画和塑像将听众带入奥妙无穷的敦煌艺术的殿堂,宜图宜论的演示和解说不但让听众深切感受到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而且也为历尽沧桑且依旧如新的古人智慧所深深折服。
樊先生分析了敦煌莫高窟产生的历史背景,并以图片形式着重展示了敦煌莫高窟的主要内容。演讲中,先生放映了许多石窟图片,为听众展示并讲解了莫高窟中有代表性的石窟,介绍了佛像、菩萨像、涅槃像等为主的彩塑,以及尊像画、释迦牟尼的故事画、佛教东传故事画等。
最后,先生表示,敦煌艺术代表了中华民族文化生生不息、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优良传统。敦煌艺术的创新和发展代表世界文化多样性、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任何民族文化不但要继承本民族的传统,还要广泛吸收外来优秀文化。这是敦煌石窟文化艺术遗产留给当代中国、世界的宝贵启示。
本次演讲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在听众热烈持久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新闻推荐
作为兰州在建最大地下商城——安宁费家营十字地下商业街的“主人”,甘肃大诚投资有限公司昨起设重奖公开为项目征名。消息见报后,迅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昨天,除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