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上海嘉定新城龙湖郦城国际社区,业主在楼盘样板房内手举标语抗议开发商突然降价。《楚天都市报》图片
据新华网消息 在不断升级的楼市调控之下,不断走高的中国房价终于有所收敛,部分城市房价开始回调。伴随着房价的下跌,要求开发商退房、补价的声音不绝于耳,部分业主与开发企业的矛盾逐渐升级甚至发生了严重的纠纷。这味“后悔药”究竟是不是对“契约精神”的违背?到底谁该为这次仍未平息的退房潮负责?
最高降幅接近一半
北京中原地产市场总监张大伟告诉记者,根据中原市场研究部门的初步统计,就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包括北京大兴顺驰领海、上海万科清林径、南京天正滨江花园、安徽芜湖镜湖世纪城、宁波合生国际城、上海浦东中海御景熙岸、上海龙湖郦城、北京京贸国际城等8处楼盘的售楼处发生“维权”业主和开发企业的严重纠纷和冲突。这些引发冲突的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其在售房源的房价相比此前售出的已经大幅度缩水,降价幅度最高的已经接近一半。
11月12日,北京顺驰领海项目的部分业主聚集到售楼处进行“维权”。部分业主情绪失控,对售楼处模型沙盘进行了打砸。这处已经卖了一年多的五环外楼盘曾经在2010年3月至5月间卖出了高达2.1万元每平方米的均价,然而目前其在售户型的价格已经回落到了1.4万元每平方米左右。7000元左右的落差让很多在高点购房的业主难以接受。
是否有“权”可“维”?
在房价下跌的大背景下,要求退房或者维权已成为一种无法回避的社会现象。但这种对于价格的质疑却很难获得法律的支持。
北京盛峰律师事务所房地产法律事务部首席律师李松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表示,如果仅仅是因为市场因素导致价格的变化,那么开发商在其中没有过错,在这种情况下,业主以市场变化为退房或维权理由的话,法律上很难获得支持。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认为,对于退房潮,要坚持“契约精神”,但也要看到购房者在议价方面先天的弱势地位。另外,当下在降价项目出现纠纷首先就是因为开发商定价随意。不仅如此,在销售宣传过程中避重就轻,误导消费者的现象也十分普遍。
除此之外,频频出现的退房纠纷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多年来楼市的畸形发展,“房价从来没有真正跌价过,使得购房者忽视了房屋作为商品不仅会涨,而且会跌的事实。”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说,将投资赌在房子上的人们应该增加风险意识了。
新闻推荐
罚款乎?抢钱乎?山西吕梁岚县、阳泉盂县交警双向拦车无故罚款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山西省纪委、监察厅立即作出决定,先行对岚县、盂县公安局长、分管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