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证券报》报道 11月的海南温暖如夏,楼市却像霜打的茄子,疲态尽显。上周7天,海南全省的房产仅成交606套,平均每天不足百套。少得可怜的成交量把一众开发商逼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一门心思想着逃出围城。头顶“国际旅游岛”光环也扛不住调控威力,在对市场最为敏感的民间资本眼中,海南楼市已从昔日的“香饽饽”变成了送不出去的“烫手山芋”。
黯然退场
海南楼市黑云压城
海南省商品房市场10月份共签约2883套,环比上月减少了310套,签约面积约25万平方米,仅相当于去年月均销售面积71万平方米的三分之一左右——本应是销售旺季,海南楼市“银十”的成绩单却令人大跌眼镜。
进入11月,楼市成交进一步萎缩,上周海南全省房产仅成交606套,环比再跌23.9%。
曾几何时,海南楼市在国际旅游岛概念刺激下,堪称“热钱”的天堂,数千亿资金从全国甚至世界各地蜂拥而入,把海南的地价、房价炒上了天。谁料调控政策层层加码,这波热潮仅持续了几个月便陷入有价无市的僵持期,而这一“僵持”就是一年半,终于,当“金九银十”变成了“铁九铜十”,开发商和炒房客们都已经坚持不住了。
售楼现状
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
从2009年年底,提出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始,新一轮的房地产盛宴开启。数千亿资金涌向海南,跑马圈地、开发承建、批量购房……很快地,“炒房客”便渗透到海南楼市的各个领域。如今,这些资金却如热锅上的蚂蚁,无心恋战,急于撤离。来自南京的谢先生向记者透露,去年他从多个朋友那儿融资了几千万元来海南开发房地产,但没想到这股热潮只维持了几个月,待今年下半年他们的房子建好开卖,海南楼市已陷入有价无市的观望期。据粗略统计,目前在海南楼市至少有上。急着“跑路”的并非只有投资客及小型开发商,由于成交低迷,开发商拖欠工程建设款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很多建筑商也急切地想拿回他们垫支的工程款。
11月初,记者在海南海口、三亚走访发现,虽然已进入旺季,但大部分房地产项目的售楼中心鲜有人光顾。“我们今年的销售目标是十个亿,但10个月过去了,我们只卖了不到一个亿。”海南当地某排名前十的大型开发商销售总经理告诉记者。
当上述种种都不奏效,越来越多的开发商祭出了最后一招:降价。但价格降得再狠,投资者也并不买账。有业内人士预计,如果调控政策不松动,开发商将不得不以价换量回收资金,这意味着春节前海南的楼价还将继续深调。
新闻推荐
据《新京报》报道 中国发展基金会的“2011儿童早期发展国际研讨会”日前结束,全国妇联儿童部部长邓丽透露说,在农村五周岁以下双亲外出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总数的40.19%,为23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