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为关注的商品房价格,近一个月来开始松动。一些城市商品房销售出现量跌价滞甚至量价齐跌现象,关于房地产开发商转产、出售的消息也陆续传出。这些现象似乎意味着,房地产业发展开始陷入困局。已有的调控政策措施还会持续吗?回答应当是肯定的。
目前,房地产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部分城市成交量萎缩,开发商资金链吃紧。浙江楼市具有风向标意义的房产商绿城集团被传“破产”,上海一些楼盘降价引发利益纠纷,北京一些楼盘开始打折促销,大型房产中介出现一定规模的“关店”现象,一些房地产开发商转战矿产开发……房地产业本身、上下游产业以及利益相关方似乎都受到了不小冲击。
楼市出现这些现象,自然与宏观调控有关。最直白地说,是被称为“史上力度最大”的调控措施终于见到明显效果了。从去年4月中旬起,政府调控措施几番加力,原因主要是一些城市上涨过快的房价牛劲十足,边调控边上涨,调控政策措施几次陷入“空调”危境。现在,调控终于见到明显效果了,但还只是在个别一线城市,而更多的地方还没有动静。这种情况下,如果停止调控,就会功亏一篑。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实行的调控,不是针对房地产开发和合理消费,而是要抑制投机投资行为。房地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相应的消费能力、消费意愿作为支撑。只有房价回归到合理水平,楼市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
据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中国经营网图片据新华网消息 继媒体报道深圳中介龙头中原地产关店60家后,记者采访得知,北京中介也出现“关店潮”,并已从中小型中介蔓延到大型中介公司。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