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官员为何偏爱形式主义

来源:兰州晚报 2011-11-01 20:02   https://www.yybnet.net/

谁都知道形式主义害死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敢于公开站出来反对的人不多。不过也有,让人眼前一亮。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前几天,广东省第二届省农运会于江门举行。组委会此前向全省各地市发出“英雄帖”,曾组团参加1988年首届省农运会并斩获奖项的深圳决定弃权,因为深圳没有农民。经广东省农业厅多次协调,最终深圳的农业企业派出代表,以观摩形式出席,但不参加比赛。

对于深圳的这一惊人之举,小马飞刀以为应大力提倡与推广。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只有通过一定的形式才能表现出来,但形式总是服务于内容的。将形式演变成“主义”,进而“规范化”,不仅反映了形式主义顽固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它的狡猾。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形式主义是一种幼稚的、低级的、庸俗的、不动脑筋的东西。然而多少年过去了,这些幼稚的、低级的、庸俗的、不动脑筋的东西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特别是在官场,已成一种生态。比如对于学习,那是轰轰烈烈“走过场”,扎扎实实“搞形式”,把学习理论当成应付差事,既不联系思想实际,也不联系工作实际。作报告、写文章八股习气浓重,尽是些大话、套话、空话,言之无物,了无新意;对于工作,那是沉湎于文山会海,热衷于送往迎来,不接触群众,不了解实情,不解决问题,惟上惟书,照抄照转,遇事不动脑筋、不想办法,开过会议、传达完文件就心安理得,有始无终;对于政绩,那是喜欢刮风、跟风,上级精神未吃透,下面情况没搞清,就一哄而起生搬硬套,追求表面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不讲究实效,不在抓好落实上下工夫。更为可怕的是为了刻意树立“个人形象”,制造“轰动效应”,滥提所谓“新思路”、“新口号”。名曰解放思想,实为哗众取宠,不顾客观条件,为了求得眼前一时之效而不惜损害长远和全局利益,干一些劳民伤财的事。

当然,形式主义也有“好处”,比如可以得到领导的赏识,有利于个人的“成长进步”;比如在短时间内政绩“凸显”,很有“面子”。更重要的是工作“省心、省时、省力”,可以逃避脚踏实地干正经事的辛苦,甚至还可以给自己及其小集团捞好处。

要想彻底解决形式主义的问题,必须要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机制,加大民意的力度。通过公开监督的力量,纯洁干部队伍,整顿吏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让我们的干部认识到“为谁服务”,才能形成说真话的社会风气,才能铲除形式主义存在的土壤,才能杜绝“皇帝的新衣”那样的荒唐故事屡屡上演。

新闻推荐

“鳄鱼眼泪”廖某或许是假慈悲

11月1日《广州日报》报道,在社会各界强烈谴责和有关部门上门以后,对远从湖南赶来照顾媳妇和孙子的父母实施家暴的深圳市公务员廖某,终于跪倒在父母面前,泪流满面地道歉。 ...

相关新闻:
姚明仍未走进课堂2011-11-03 17:26
猜你喜欢:
评论:(官员为何偏爱形式主义)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