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民族共同语最晚在上古的夏商周时期就产生了。当时的民族共同语叫“雅言”,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语言就是“雅言”。汉代的民族共同语叫“通语”。唐宋时期,人们写文章、做诗词非常注意使用“正音”(国家颁布的读音)。明清时期的汉民族共同语叫“官话”。民国时期汉民族共同语叫“国语”。新中国成立后的汉民族共同语叫“普通话”。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是“普遍通行”、“共同”的意思,作为我们汉民族共同语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一方面,作为北方方言代表的北京话,数百年来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而发展成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运动”以后,作家们自觉地用普通话写作,涌现出一大批作为普通话书面语规范的典范作品。(彬县炭店中学 杨明 杨红 摘)(E)①
新闻推荐
(上接A1版)完成了李家川、太峪河等水库除险加固和142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启动了红岩河水库建设项目,构建了城乡一体的供水网络;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供电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完成绿化造林14.4万亩,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