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辛文静)“婶子,你家苹果今年卖了多少钱?”“咦,没卖下多少钱,10万多吧!”“差不多,和我家一样。”富县交道镇东桐村李怀清家果园内,正在包苹果的两妇女闲聊。抬眼望去,到处都是忙着装苹果的人们,筛果、包装、封箱、装车,一辆辆大型货车满载装箱苹果拉往外地,繁忙而有序。果园中包装苹果的妇女们叽叽喳喳的说笑声中夹杂着广东、湖北、河南、四川外地口音,一派丰收热闹景象。
交道镇东桐村三号路路南示范
园“育果能人”李怀清的果园门口一大堆苹果像座小山,果个大,而且鲜红透亮,模样俊俏,让人垂涎。园中二十多棵树上还挂着苹果,食指粗的树枝上就结了十七八个硕大的苹果,累累硕果几乎要压断树枝。这位“育果能人”李怀清也在忙着装苹果。他家的这块园子是全县高标准示范园,也是农业部确定的苹果标准园,一共5亩5分地,去年就卖了10万多,平均下来每亩果子能卖2万元钱,李怀清成了交道塬上方圆几十里有名的“育果能人”。今年果
子整体果个大,色度好,行情又好,李怀清肯定又能卖个好价钱。李怀清边挑选苹果,边和我们搭讪道:“这块园没卖好,订得早,2块6毛6订给一位河南客商了,这段时间果价又高了,一位广东果商也看上我的苹果,给我出2块9让我翻(毁)合同,我没卖。跟人家河南客商把合同都签了,又磨磨唧唧地吵,咱丢不起那人。”当我们问能少卖多少钱时,李怀清憨憨地笑道:“今年这块园子能产4万斤苹果,算下来差不多少卖1万元。不过河南客商说了一
万元钱买不来我的好人品,明年他还来订我的苹果。”
少卖一万元钱,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辛辛苦苦经营一年,一点都不后悔?见我们一行人满脸狐疑,李怀清狡黠地说,他还有两块果园,都是2亩半地,其中一块订了2块8,80mm的苹果几乎占了80%,一共卖了6万3千块钱;另外的2亩半果园的果子入库了,到春节再卖,最低应该能卖到3块钱一斤,价肯定比现在高。8亩果园能卖17万3,李怀清真是名副其实的“育果能人”。 (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薛春生搞好现代城市建设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当前,追求城市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