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部古书几只竹简几只龟板上的符号早已改正了许多传说

来源:兰州日报 2011-12-26 01:50   https://www.yybnet.net/

一部古书,几只竹简,几只龟板上的符号,早已改正了许多传说中的失误,或者证实了某些传说本是史实。而一幅古画呢,它也有这样的“功能”么?  

一位居住在远方的亲戚,让我欣赏他早年收藏的一幅古画。据说是赵州桥即河北赵县永济桥的画图。他告诉我说,是早年在黄骅港出差时,席间的一位朋友推荐他买的。那朋友说,此画出自一位宫中太监,是那位太监公公某次探亲时悄悄从宫中偷出来的。只是后来听说古字画能卖钱,就让人收购了。几轮转手,到了席间那朋友手中,又以不菲的价钱转让给了我的亲戚。而这位亲戚,虽然买下,但自己不太明白。只相信是个“老东西”,就带来给我看看。

我对古字画,也是门外汉,但喜欢观赏。作品是一件横幅,高68cm,长126cm。纸张陈色虽显古旧,但装裱的纸色很新。而且,又可以看出,原来的画纸已经有破损。画中上方的一方大印,也残缺难辨。所以,可以断定,此画已经多次揭裱,而最后一次,可能是近二十年间的事。因为,那题签上用铅笔写有“古赵州之桥  戊寅 玄案(O)斋主人藏,”这戊寅,不可能是1938年,以装裱看,倒与1998年合。也就是最后一次装裱,是在13年前。藏者还用胶纸贴了一个“赵州古桥 ”真迹的小标签。

赵州桥乃著名古迹,有关书刊有多记载,名气也大。按《辞海》所说:“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在河北赵县南洨河上,是中国现存著名大石拱桥,为隋大业年间(公元581年—618年)李春创造。桥单孔,全长50.82米,宽10米,跨径为37.02米,拱圈(矢)高7.23米,弧形平缓,拱圈由23条并列的石劵组成,上设四个小拱,既减轻重量,节省材料,又便于排洪且增美观。在世界桥梁史上,其跨度之大,即在当时亦属创举。(注:欧洲到14世纪,才出现拱桥)建国后,于1953年至1958年,按最初桥样进行修缮,为全国重点文物单位。”

而且,以今日“复制”的赵州桥,与画上的拱桥相比,差异多多。

以桥面论,此画呈圆弧形,而赵州桥,弧形平缓,说明后者已多有改进,时间也当然晚于画上之桥;桥栏板数目不一样,图案也不相同。此画的栏板单面二十三个,共四十六。赵州桥为二十一个,共四十二。前者图案较为复杂,既有禽兽,又有星象及其他,而赵州桥则为龙纹;赵州桥似无其他“配套设施”,而此画东头有两道石碑,西头有公输庙和桥楼,两者大不相同。

如果细读碑文,更会发现,此画上的桥,不仅不是赵州桥,而且写得明明白白的是甘肃庆阳的庆州桥!画上有两石碑,字迹模糊,难以卒读,但仔细辨认,也可大致明白:

第一碑,上有“庆阳古桥记”五字。碑文为:“O水参差,山岸无路,一条遗基,名大石古迹,O仙桥,碧玉环,曾绕苍龙。画欲描是谁骑驴背到此,指虹腰遥望,盼新月,又O隐朝暮.何人,標牲O听上马蹄桥。”

第二碑,上有“重修万人桥”五字。碑文为:“此桥鲁般所修,上有二十八宿,有(O)宝一处,中有(OO)道星官,有三十六天罡,有七十二地煞。OO上至O泉,下至宁邑。北有清水河,相往庆阳。古庆阳桥址也。”

这就明白无误地说明此画绘的是庆阳桥而非赵州桥。而画面上之推车,骑驴,执竿者。都是作者根据碑文而描画的。人物的服饰有隋唐之风,骑驴者手执道筒,筒上出现苍龙及海中四岛,又有桥神支撑大桥,这都是道教兴起之后才可能出现的内容。所以,以画论,此画是摹绘庆阳古桥之作品,大桥,石碑,公输庙,桥楼等,当为唐宋时尚存的遗迹。而第一碑的“各大石古迹”也正指明这是一座“石桥”。

如果唐宋时此古桥为遗迹,那么,说鲁班在此建设第一座多孔石拱桥,有可能么? 

庆阳,位于甘肃东北部,有环江流入马莲河,过庆县入泾河,直通咸阳,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庆阳,隋至大宋称庆州,北宋末至清为府治(元为庆阳路)它在隋唐时是北方重镇。现存的北石窟寺,万山寺石窟,慈云寺等,就是明证。而在秦始皇前,已是军事要塞。公元前271年,秦灭义渠戎,建北地郡,“在宁县西北”(《秦本纪》)正指庆阳。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古画第二碑上“重修万人桥”这一题记。庆阳一带,秦时为北地郡址。是秦国通向西北和东北的门户。秦王要入主中原,必须稳定自己的大后方,防止匈奴入侵。为此,修筑长城是第一屛障。但匈奴越过长城南下,秦军要进行反击,所属之水路却都是南流的。逆水行舟,不利于军事行动。依靠的就必须是大的驿道,这就得“遇水造桥”。如果能在北地郡址附近的马莲河上筑起一座能行车走马的大桥,就可以把马莲河西东西两面完全连接起来。

但马莲河并不是能用几条树木就能搭建上起桥的小河。秦本北方民族,对修桥作舟全不在行,加之工程浩大,难题很多,一般工匠根本无法完成。所以聘请了当时的鼎级建筑大师公输般来施工设计。这“万人桥”之名,就证实了当时修建此桥的工程之浩大和艰巨。结果,天才的鲁般,用大拱连小拱的方式,增加了大桥的长度和承受重量的能力,让“天堑变通途”。这座古桥,一直有“万人”为名,正说明在战国之际,这简直是最为先进和浩大的建桥工程。而在桥侧专门修座“公输庙”,纪念和表彰公输般的伟大功绩,更合情合理。

此画如果真的是按古桥的遗迹描绘,那中国的多孔拱桥的历史,最晚已也在公元前250年左右。因为,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咸阳至北地郡的道路早已修建好多年。前221年,他以始皇帝的年号第一次出巡,就是从咸阳出发,沿通向洮河河谷的大路,达到渭水发源地陇西郡,又沿泾水到达北地郡然后返回咸阳,说不定全部銮驾还经过这“万人桥”呢!

这幅画,把多孔拱桥的历史,从隋代提前到战国,应该是值得庆幸的大事,应该对此画作进一步细致考察和研究!

新闻推荐

前11个月 我国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4.4%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报告,今年1至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4.4%,增幅较前10个月回落0.9个百分点....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部古书几只竹简几只龟板上的符号早已改正了许多传说)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