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敦煌的女儿”之誉、为石窟考古、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付出毕生精力的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在昨晚的获奖感言中说:“我得的这个奖应该是我们敦煌研究院得的奖,这是我们集体的荣誉。”
2011年,有关敦煌的展览和讲座在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举办。73岁的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早过了隐退的年纪,却依然扛着敦煌保护的大旗,奔走南北。自1963年北京大学毕业开始,樊锦诗已经在敦煌扎根了48年。从壁画病害防治到崖体加固,从环境监测到风沙治理,樊锦诗带领科研团队走出了一条切合实际的敦煌石窟保护和管理之路。樊锦诗最早提出“数字敦煌”的理念,主张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敦煌壁画、彩塑艺术进行永久保存。自上世纪90年代,敦煌研究院便开始对莫高窟进行“数字化存储”。如今,已经完成了43个洞窟的数字保存,预计2015年可完成147个洞窟的数字化保存工作。
自25岁到敦煌,到如今73岁,敦煌已经成为樊锦诗生命中最最重要的部分。“中西方文化都在敦煌回流,积淀在莫高窟,那里很了不起!余生只要还有走动的力气,我想我会终老在敦煌。”
新闻推荐
据新华网消息在社会上引起广泛争议的河南368万元“天价过路费案”,15日上午9时在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人民法院进行再审。网民对此次审理时检察机关指控的“天价过路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