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齐心协力加强交通管理上下同心共创畅通环境 市民共盼绿色低碳文明出行

来源:兰州日报 2012-02-28 01:2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你好,是畅通热线吗?我有建议要提。”近日,本报6132888畅交通专线开通以来,得到了很多市民的响应,除了前几日市民集中热议的“交通先行”之外。这几日,加强交通管理,倡导绿色文明出行,共创优质文明的交通环境也是市民在热线中提及率很高的一个问题。

建立智能化交通系统全面加强交通管理

市民辛欣在热线中说,现在很多的大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指挥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交通的整体情况也非常好。而在兰州这种智能交通管理指挥系统的应用却不是很有效。因此她建议,要改革交通勤务管理模式,提高快速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另外,街头的交通信号灯和行人过街标志的设置也应该更加清晰,让交警和交通协管员的协作作用发挥出来,做到智能与人工的“完美结合”。让兰州的城市交通管理进入一个更好的模式。

一位叫做“道义使者”的网友给记者发来邮件称:在交通管理方面,兰州可以借鉴香港做法,多设置单行道,同时加大单行道管理,让单行道名副其实,任何车辆严禁逆行。并且适当调整尾号限行管制时间,目前尾号限行管制时间为早7点到晚8点,据他观察,兰州在早上7点半以前路面车辆不是很多,但兰州的学生基本都是早上7点半前到校,建议早上调整到7点半,保证送学生的车辆通行。

市民赵女士说,在南滨河东路的平沙落雁,交警部门设置的“可变”机动车道非常好。大型电子提示牌,随时向过往车辆提示行车路线,直行、左转弯的标识。这样的车道很好的改变了此路段的交通拥堵情况,她说要加强交通管理,这个路段是很好的借鉴。兰州的交警部门可以多调研,在类似的路段做上这样的“可变”车道,缓解更多路段的交通压力。

市民马先生说,现在兰州实行了限号限行制度,但是这样的解决力度并不是很大,如果在进行基本均衡调整的基础上,能多开发一些泊车位,解决停车难的问题,相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交通拥堵的问题。

倡议文明绿色低碳出行“畅交通”从自己做起“城市交通相关部门的管理很重要,但是同时每个市民也要具有城市主人翁精神,身体力行为畅交通做出贡献。如果每个市民都能做到,那相信城市交通总体也会变好。”手机尾号9865的鲁先生在电话中说,要交通畅行,市民的文明出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不但需要每个市民自己本身提高素质,也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文明出行的观念深入人心。

在热线中,市民谭女士也谈到了同样的问题,她说,现在很多市民的素质确实不高,行人乱闯红绿灯,在禁止行人过马路的地方胡乱穿行。这不但给自己的生命造成危险,更是影响了交通秩序。因此她建议市民胡乱穿行也需要有一定的惩罚措施,而惩罚的目的也是为了市民更好的形成好的规范。

电话尾号为4587的谢先生说,要市民文明绿色低碳出行。相关部门还是要加大力度宣传,可以设立相关的主题活动或者主题月。他说,曾经在北京时就经常参加城市“公交出行日”“健康步行日”“绿色骑车出行日”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但可以倡导市民少开车,还可以倡导行人和非机动车各行其道。

现在城市中购买私家车的人越来越多,因此市民钟林建议,这些私家车的车主应该尽量少开车,如果开车要主动的礼让斑马线,文明驾驶,做到各行其道,在停车时有序停放,这样也会使城市的文明出行改善很多。

畅通便捷的交通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而我们的热线也会一直倾听您对兰州“畅交通”的建议,欢迎您拔打本报热线6132888抒发您的心声或者发送邮件到lzrbyn@qq.com。我们期待着您更好的建议和想法。

相关新闻

社区志愿者参与“畅交通”服务活动

【本报讯】每周五下午是周末大扫除的时间,城关区车站社区像往常一样在火车站广场清洗栏杆、铲小广告。但这周不一样的是,车站组织社区专干和志愿者在广场开展“畅交通”志愿服务活动。火车站街道车站社区利用周末大扫除采取了多种形式,对畅交通活动组织、实施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宣传。

随着“畅交通、治污染”深入开展,漫步街头,细心的市民会发现,一些主要交通道口等地段,不时闪现着志愿者开展文明行车、文明行路志愿服务宣传活动的身影。当日,志愿者走向街头,向过往行人发放活动宣传页,宣传“文明出行、低碳出行、发动每一份微薄之力,改善交通”,“加强绿色出行文明交通宣传教育,倡导步行、骑车、乘坐公交等绿色出行方式,引导市民开文明车、行文明路、做文明人”和“自觉告别乱穿行、乱行驶、乱停放等交通陋习”等良好出行风尚。并用自己的行为带动周边单位、商铺以及群众加入到道路畅通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倡导广大市民"文明出行,畅交通"。记者边卫霞

新闻推荐

开学了,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依然面临入园难—— 幼儿园门外流动的“花朵”在徘徊

“孩子从小一直在老家跟爷爷奶奶长大,现在已经6岁了,因为怕将来上小学时一口老家话还有一些习惯上的差异与城里同龄伙伴不合群,所以就想让孩子在学前班适应一下,可是想找一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齐心协力加强交通管理上下同心共创畅通环境 市民共盼绿色低碳文明出行)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