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上世纪年代温饱型一筐馒头回娘家在那个物资极其匮乏的

来源:兰州日报 2012-02-12 01:31   https://www.yybnet.net/

上世纪50年代“温饱型”:一筐馒头回娘家

在那个物资极其匮乏的年代,过年送礼仍旧以食物为主。年逾八旬的王女士说:“那个时候,一到过年,女人们回娘家,挎一篮馒头就去了。送别的东西,一来没有,二来也不实用。”

60年代“精神型”:红宝书走遍天下

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大锅饭时代,食物不再时髦,政治因素成为送礼的主要选择。一本《毛泽东选集》就是最珍贵的礼物。此外,《毛主席语录》等都是送人的好东西。这些书曾经激励了整整一代人。

70年代“实用型”:三件宝物才算铁

少了春联鞭炮,少了年货糕点,甚至连假期都取消了。最常见的礼品是毛巾、瓷茶缸,这些东西上都印着红星,还有“抓革命、促生产”等字样。

80年代“健康型”:拎包点心走亲戚

改革开放以后,过年的传统重新恢复,不过物资仍旧匮乏,人们遵循着以前的规则,以需要为主。流行送点心,用麻纸一包,上面再加一张油面儿的红纸,印着福字,再用纸绳子捆起来。此外,一斤白糖、一包茶叶也都是很好的礼物。

90年代“时尚型”:烟酒从来不分家

食物已经不再是稀缺品,送礼也逐步开始讲求时尚。有各种外贸服装以及从香港、广州带来的新鲜小玩意儿,像电子表、墨镜等。不过最主要的礼物还是烟酒,气派又显身份,转送他人也很合适。

21世纪00年代“档次型”:送礼就要送健康

进入新世纪,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上升,礼品也水涨船高。各种保健品、家用电器进入礼品的行列,脑白金的广告,占领了一个时代的荧屏。此外,奢侈品也浮出水面,比如化妆品、黄金珠宝、高档烟酒等。

10年代“品味型”:数码不够再送卡

那些赤裸裸地表现出“我很贵”的礼品,逐渐不再被人们喜欢,送礼讲究价值不菲又别具一格。比如数码产品、书画、玉器等成为新宠。购物卡也很实用,不像直接送钱那么庸俗,又方便收礼者使用。 据新华网丁楠雅整理

新闻推荐

新疆去年破毒品案件千余起

【新华社乌鲁木齐2月14日电】记者14日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禁毒工作会议上获悉,2011年新疆共破获各类毒品案件1000余起,通过合力打击毒品犯罪和开展禁毒人民战争,新疆初步实...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上世纪年代温饱型一筐馒头回娘家在那个物资极其匮乏的)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