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报道北京市健康体检需求持续增长,北京市体检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主任孙力光介绍说,目前北京市每年参加体检的总人数在400万左右,全市准予开展健康体检服务的医疗机构177家,其中公立医疗机构91家,民营医疗机构86家。
如今过年不送礼送礼就送体检卡
“今年春节,我给父母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两张体检卡。老两口自打退休后,三四年没检查过身体了,尽管没生什么大病,但我还是担心他们的身体状况。对我们来说,父母的健康最重要!”在北京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小冀告诉记者,春节前,她在网上综合比较后,选择了一家颇有名气的体检机构的体检卡,原价1400元,团购价798元。有小冀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今年过年不送礼,送礼就要送健康”,给父母、亲朋送张体检卡,成为近年来的新时尚。据报道,龙年春节前夕,在山西、云南等地的多家医院内,前来购买体检卡的人络绎不绝。
B超检查肝上有问题体检报告却成胆囊问题
尽管发展迅猛,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消费者对体检行业、尤其是民营体检机构的专业性、准确性、规范性等提出了质疑。“我们体检都是单位组织的,前几年是一家公立医院的体检队上门服务,这两年换成一家民营体检机构,环境和设施确实比以前好了,但从整个体检的过程来看,感觉钱都花在面子上了,医护人员的水平太差,有的连专业术语都说不清。”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徐女士告诉记者,最让人诧异的是出体检报告时,全部门40多人的血常规检测结果相差不多,都在正常值内。“以前每年都能检出几个人有问题,还有一个长期胆固醇超标的同事,这次也正常了,真让人怀疑他们到底有没有检测我们的血样?”
还有一位网友发帖讲述了自己在某民营体检机构的经历:体检时做B超的大夫一边做检查,一边和女儿聊天。明明检查时B超大夫说肝上的一点小问题,在体检报告上却成了胆囊的问题。
一些民营体检机构的价格,也让消费者犹如雾里看花,难辨虚实。“我主要在网上给父母选体检卡,一些机构的项目动辄上千元,然后再打个很低的折扣。我比较了一下,检查项目差不多的情况下,不同机构的价格却能差很多,再加上那些医学名词,我们这些外行真的看不懂!”小冀无奈地说。
针对这些疑惑,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医疗管理研究中心专聘主任周生来认为,体检市场当前主要存在过度体检和恶性竞争等问题。“有些体检机构为了争夺高端体检市场,推出包含了派特CT、核磁共振等放射性检查的项目,这样做既浪费了有限的医疗资源,对顾客的身体也是伤害。”价格战则是体检机构竞争的最常见形式。周生来说:“曾经有一个体检机构打出广告:296元做300项体检,平均不到1元做一项,可能吗?靠降价来招揽顾客,对体检行业的健康发展尤为不利。”
“我国已成为慢性病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公立医院不仅要治病,更要参与防病。周生来建议,可以考虑在医保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费用做健康管理;延伸公立医院体检中心的功能,将体检中心转型为健康管理中心;扶持兴办体检与健康产业的机构,给予一定政策优惠。
新闻推荐
“史上最奢华练车场”受质疑 大理回应:为满足今后城市发展需要
据新华社电教练车行驶在练车场上是很常见的一幕,但日前网上曝出的“大理六千万建成史上最奢华练车场”一帖,引发了许多网民的关注。该网帖质疑大理州投资6000万元建盖的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