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这些年来,电视中不断创新推出的热闹节目一个接着一个,不管是娱乐类如超女、相亲,还是剧情类如谍战、穿越,此起彼伏不亦乐乎。但是比较电视与报纸、杂志、网络,或者与发达国家的电视相比,我们发现,电视节目中的科学比例很低,低到已经不太容易发现的程度。
中央电视台于2001年7月开播科学——教育频道,成为中国首个以教、科、文为题材的专业电视频道。随后,全国各级电视台纷纷开设科教频道。然而,由于观念、政策、市场等原因,除了央视的科教节目还维持了比较稳定的水准之外,各地同类节目每况愈下,到了现在仍然保存科教频道的电视台仅剩4家。另一方面,覆盖全国的各地方台上星卫视的节目,又有多少节目与科学有关?号称全国卫视第一的湖南卫视(微博),没有一档跟科学有关的节目。
打着“科教”旗号的科教频道
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科学传播中心的李大光教授曾在2009年做过全国电视台科教栏目现状调查。据统计,本世纪初,全国有26家地方电视台开办了科教频道,到2007年仅剩下11家,而2009年,仅有8、9家。而据记者日前统计数据,省级卫视电视台拥有的单纯科教频道仅剩北京、天津、重庆、安徽4家。
记者也调查了一下当下科教频道以及科学节目的状况。相比于教育类节目——如青少年教育、法制教育等自拍节目,大部分电视台自制的科学节目几乎为零。就以安徽电视台科教频道为例,除了引进的《科技探索》等节目之外,在7档自制节目中,只有每周六、周日各播出20分钟的《人与健康》和科学有着一点联系,其他的跟科学没有丝毫关系。全频道在一天的节目播出中,加上重播也仅有6至7个小时,并且在晚间也会播出电视剧。
李大光告诉记者,“我之前去浙江做调查,看他们的科教频道,12个小时的节目仅有半个小时跟科教有关,播的是‘耶稣是怎么来的\’,一看就是外国翻译过来的,而且耶稣和科学也没什么关系”。
科学节目有多少科技含量
中国最好的科教频道——央视科教频道,目前有《走近科学》、《绿色空间》、《科学历程》、《探索》、《人物》、《百家讲坛》等多个品牌节目。虽然在某些内容上可能存在着一些对科学的偏差,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超过了卫视水平,处于一家独大的地位,而节目也被全国各级科教频道转播。
但是相当多的电视台即使节目的内容带“科”或者带有相关的属性,实际上却没有多少科学的内容。比如现在各地电视台普遍开办的养生保健类节目,这样的节目从理论上说是与科学有着一定关系的,但节目中是否所有的内容都是科学,也有待考察。
而从全国各级电视台科教栏目现状调查中显示,省级科教频道的科普节目数量有限,且重复播放现象严重。自制节目更是少之又少,主要靠引进。引进节目中,国外科技栏目是主角,探索频道栏目绝对是主力,从调查中显示,几乎所有的省级科教频道都引进过探索频道和国家地理频道的节目。
近些年,在电视中播出的科学节目中,地理、动物、探险、考古、揭秘等内容也算成科技节目。在表现方式上,以罕见、独特、悬念、存疑、竞赛、人体超级能力展示等方式吸引观众的眼球。但这种“广义科学”并不能代替严格意义上的科学。
李大光认为,在收视率成为电视台一元化的评估指标之后,电视制作人和节目编导必定要在科学与娱乐之间寻求一个既能生存又要传播科学的平衡。
从中国全民科学素质调查中显示,中国公民的整体科学素养亟待提高。而作为当下大众传播中影响最大的传播媒体,电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下电视台比较普遍采用的收视率评估体系中,存在着较多问题的科学节目,必然敌不过新闻节目、娱乐节目,也就得不到电视台更多的“关爱”。而科教频道也就落入没人说不好,但是始终没有人给予支持的尴尬境地。
据《北京晨报》
新闻推荐
记者从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因无有效降雨,重庆旱情持续发展。截至记者发稿时,全市农作物受旱面积近100万亩。目前重庆市有120余万亩水田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