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3月1日,八旬老人陈菊梅车祸骨折后被送往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院)骨科医治,并于次日进行手术,期间肇事司机家属支付了全部医药费,然而8天过去了,陈菊梅的家属与司机均对医院的用药与收费产生了质疑。
进口夹板咋成了国产货
3月1日,八旬老人陈菊梅在静宁路附近被一辆迎面驶来的汽车挂倒,导致左手手腕骨折。当时,司机王先生等人立即将其送往就近的省二院治疗。不久之后,陈菊梅的儿子孔德洲也赶到了医院。
急诊后,陈菊梅被送往该院骨科。主治大夫邵医生告诉他们,患者必须进行手术并植入夹板,进口夹板8000元,国产夹板2000元。两者相比,进口夹板效果较好,术后不用取出;而国产夹板虽然便宜却效果不好,而且两个月后必须进行2次手术取出。
孔德洲与王先生听后,当即决定使用进口夹板。随后,王先生预付了1万多元医药费。3月2日,该院为陈菊梅做了手术。
手术成功,陈菊梅继续住院养病,每天的医药费都在2000元左右,这让王先生心生疑惑。3月5日,王先生几经周折拿到了院方提供的医药费清单。清单显示,陈老太手术中使用的是2000元的浙江产夹板,并加入了总价值6100多元的8根同样是浙江产的钢钉。这与主治大夫术前所说的进口夹板完全是两回事。而此时,主治大夫也改口说,必须给陈菊梅进行二次手术,将夹板取出。
不仅如此,从3月2日至3月7日,虽然每天都要花费2000元左右的药费,可陈菊梅的病情却没有好转的迹象。无奈,王先生上网查询清单上药品的药效,发现其中许多药品和陈菊梅的病情毫无关联——其中有治夜盲症的,有治冠心病,还有治关节炎的。
两份清单内容大相径庭
3月7日,孔德洲与王先生向院方反映情况后,拿到了第二份清单。而这份清单却与第一份大相径庭,其中8根钢钉的费用被拆成了两次。按照这份清单,其中6根钢钉是3月2日手术时用的,而另有2根是手术结束后(3月4日)用的。同时,清单中又多出一项持续吸氧费,每天50元,共10天。可算上3月7日当天,陈菊梅也才住了7天院。为此,他们他再次向医院提出质疑,得到答复是“打错了”。
3月8日与3月9日,记者先后两次来到省二院,但均未能找到医院宣传科的负责人,也没有任何负责人对此事作出解释,而陈菊梅的主治大夫邵医生则以医院有规定为由拒绝接受采访。
3月9日下午,王先生告诉记者,医院领导向他保证:院方将会对此事进行调查。本报将继续关注此事。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 记者12日从新疆民政厅救灾救济处了解到,3月9日发生在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的6级地震共波及和田、阿克苏及喀什地区16县14.4万余人受灾,灾害直接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