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去年行情好。全年销售肥猪630头,销售额110多万元,纯收入有31万余元;现在存栏的肥猪还有280多头、仔猪有120多头、母猪30头、种公猪1头。”3月12日,王启明一边给猪喂料,一边向笔者介绍去年的养猪情况。
现年47岁的王启明,是弥陀镇兽医站职工,他发挥自己技能优势所创办的弥陀镇规模最大的现代标准化养猪场喜获成功,被人们称为“养猪王”。
眼下,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加上农村生猪饲养周期长、成本高、效益低,导致农户生猪饲养量大幅下降,靠农户散养生猪是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猪肉市场需求的,必须转变方式,王启明通过分析,并通过“规模养殖生猪”来解决“吃肉”问题。
作为兽医的王启明懂得:建养猪场必须有一个适宜的环境。他经过考察,选定了安乐河畔一片河滩。于是,他与安乐村签订了承包期30年的合同,租赁30亩面积的河滩,新建养猪场。
“高投入,一定有高产出。要建一个设备先进、品种优良的现代化养猪场。”这是王启明建养猪场的定位。2008年2月,做事干脆利落的王启明投资21万元,按照农业部规定标准建成1500平方米的猪圈,同时,购进“定位栏”、“产床”、“第三代多功能混合饲料机组”、“淋浴器”、“饮水器”等先进设备,从江西三A级良种养殖场引进“杜洛克”种公猪1头、“长大二元”母猪27头。这些良种猪具有“形体好、生长快、瘦肉率高”的特点。
“从母猪怀孕到仔猪进入‘育肥\’阶段,这是关键时期。”王启明深有体会地说。王启明在每个环节上都严格把关:怀孕母猪一般在“定位栏”上生活3个月,产前7天进入“产床”。仔猪在“产床”上生活28---35天,断奶后进入“保育床”生活大约1个月,再进入育肥阶段......王启明非常注意不同阶段猪的“伙食”。他用10亩土地兴种“青饲料”,再从外地购进玉米、麦麸、豆粕等进行科学调配,以保证猪在各个阶段有充足的营养,也能使猪肉无害无激素。在管理上,王启明对猪场是非常精心的。猪圈内有保暖降温设备,猪圈周围栽有泡桐树:夏秋季绿树成荫,冬春季叶落保证阳光直射。猪圈内的猪粪随时用“高压水枪”冲入“化粪池”再进入“沼气池”,保持了猪圈的清洁卫生。在防疫上,身为兽医的王启明是严格按照猪场免疫程序进行的。在猪的养殖和流通问题上,王启明的原则是“自繁自养”、“只出不进”,这样就断绝了外来疫病的“传染源”。
在学习中掌握方法、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探索中提高技能,王启明从母猪怀孕到仔猪进入“育肥”阶段这个关键时期终于达到“三高”(母猪受孕率高达100%、产仔率每窝平均高达14头以上、仔猪成活率高达97%以上)、“两重”(仔猪每头初生重达1.5公斤、断奶重12公斤以上)的目的。2009年起每年都出售肥猪600多头。王启明的肥猪不仅供应本镇,还销往周边乡镇。
在谈到今年猪场发展目标时,他说:“今年要达到出售肥猪1000头以上。”这是王启明给自己定的目标。
(方英庭 李友生 储丽莎)
新闻推荐
爱心助学活动现场 向学生捐赠学习用具 义举行动给受助学生带来了温暖5月7日,来自上海、宁夏、湖南等地的10多名警察带着一片深情厚谊从四面八方集聚寺前镇乔木寨村小学,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