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套取教育补贴

来源:兰州晚报 2012-05-12 17:09   https://www.yybnet.net/

据新华社电距离高考不到一个月,堆满复习材料的课桌,教室上空交织的铁丝网,20多个吊瓶在灯光下闪着亮光……发生在湖北孝感一中一间高三教室的这一幕上传微博后,被网友戏称史上最刻苦的“吊瓶班”,各种质疑声纷起:“吊瓶赶考”有无必要?怪象背后是否有牟利意图?

据当地一名教育工作者介绍,当地政府为鼓励高三学生刻苦学习,每个学生有20元的生活补贴。在孝感一中,这20元的补助被执行为“氨基酸专项补贴”。他说,显而易见,学校在帮忙“套取”政府补贴,而打氨基酸吊瓶就是这个“套子”。

为学生打吊瓶的是名义上的学校医务室,但医务室实际是一家社会医疗机构。其4月中旬的一份药品采购清单显示,从武汉益世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采购的氨基酸注射液价格为12.3元/瓶。按照这一成本,再加收学生的10元,除去医疗耗材用费,打一瓶氨基酸至少有10元以上的利润。但校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否认了这一说法。孝感一中监察室主任高平强说:“学生打吊瓶不足的钱都是由学校自己补贴。”对于学校具体补贴多少,高平强表示“不知道补贴多少”。

知情人士透露,孝感一中每年的择校费中有10%用于“特殊情况”的花费。高考前的氨基酸补助便是“特殊情况”的一种。对此,孝感一中方面比较避讳,但是没有否认。

延伸阅读

孝感一中副校长张胜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吊瓶班”是个偶然现象,但也有必然,那就是高考竞争的残酷激烈、升学率的重压。各个学校和学生家长都使出浑身解数迎战高考。消灭怪象,要从教育政策和体制的改革开始。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梅志罡认为,“吊瓶班”是对中国教育制度的反讽,残酷的竞争扭曲了高考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初衷,给社会带来形形色色的“无奈”。要纠正这些歪风、这些极端现象,大的讲国家要改革教育体制,建立多层次教育体系,均衡教育资源;小的讲社会上每个人都可以对“无奈”说“不”,回归常识端正为事。

新闻推荐

黑龙江省体彩中奖纪录或将改写

据介绍,2011年5月25日开奖的第11060期超级大乐透,齐齐哈尔一彩民中近1805万元奖金,创下体彩在黑龙江省发行以来的最高奖金纪录。“在哈尔滨诞生的...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快船抢七胜灰熊2012-05-15 17:06
评论:(套取教育补贴)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