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勇文\图
今年,仁和区要完成1.9万亩烤烟移栽工作。面对干旱,当地如何抗旱保收?日前,记者走访了仁和区部分乡镇。
设施抗旱,用好每一滴水
“烤烟是耐旱作物,采用滴灌技术不仅效果好,还能节约水。”5月25日9时许,大龙潭彝族乡干坝子村,烟技员李中学正帮助村民赵国武调试滴灌设备。
近年来,种植烤烟已成为大龙潭彝族乡群众的增收渠道之一。赵国武去年每亩烤烟的收入达3000多元,远远超过种植传统农作物。今年,赵国武种植了8亩烤烟。针对严重的旱情,当地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决定推广滴灌技术,并于4月底,组织部分烟农前往云南参观学习。
赵国武家安装滴灌花了2400元,其中一部分由仁和区烟叶发展办公室补贴。“采用滴灌技术,烟叶长势喜人。这几天附近村民都到我家田地里观摩。”
车拉肩挑,抓紧时间移栽烤烟
5月25日14时许,阳光火辣辣地烤着大地,田间泥土里散发着热气。平地镇波西村上湾村民小组的起美秀正在坡上移栽烤烟。
“再不栽,就会错过时间。”起美秀说,今年她家准备种植烤烟30亩,由于缺水,烟苗迟迟未能移栽,心里十分焦急。
“全靠大家帮忙送水,要不今年就‘颗粒无收\’了。”顺着起美秀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条长约50米的软管蜿蜒向上连接着村道上的水箱。
“快啰,还有1亩多就全部移栽完了!”起美秀说。
上湾村民小组组长起世文告诉记者,今年4月25日,当地开始移栽烤烟,由于干旱缺水,他们组织村民采用车拉、肩挑背扛等方式运水保障生产。其中,最远的取水点距离上湾村有28公里。
17时许,起美秀家的烤烟移栽完毕。起世文望着天空:“烤烟都栽种下去了,现在我们最盼望的就是下一场雨,保障烤烟成活。”
“截至5月26日,仁和区已种植烤烟1.9万亩。”仁和区烟叶发展生产办公室主任李维武说。
新闻推荐
□韩玉印河南省许昌县林业局副局长俎建立,醉驾肇事逃逸,造成一死一伤,目前被公安机关批准逮捕。事发后,该县县委、县政府成立协调小组,对死者家属进行了60万元的赔偿。据该县林业局办公室主任朱广斌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