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
早在孩提时,母亲常教我唱《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这首歌,“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哪怕是节约一寸铁,一寸布,一粒米……”,教育我勤俭节约。
改革开放后,我们的日子好过了,然而母亲却离开了我们。于是我的妻子接过了母亲的“传家宝”,并宣布了“节水家规”。即:淘米、洗菜、洗碗、马桶冲水、洗澡用的水等,统统用自家的小井水。为此,家里还专门添置了三只塑料桶,两只分别放在两个卫生间里,一只放在厨房里。从此,每当晚饭后,我的任务是将两桶井水倒进浴缸里,打开太阳能热火龙头后,再将卫生间和厨房里的三桶水打满,以备后用。几乎是天天如此,雷打不动。同时,为了将经济与环保、节能与减排有机地结合起来,减少家庭生活用水的排放量,我们还将淘米水与洗菜水“套用”,以及采取了用洗脸水、洗脚水冲刷马桶的“再用”措施。
一开始,我对妻子的这一铁规有抵触情绪,认为“节约一吨水也省不了多少钱”。可妻子却不这么认为,妻子的唠叨听多了,我节约用水的自觉性也不知不觉提高了,慢慢地我们全家都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常言道:“积水成河,聚沙成塔”。我家实施“节水家规”的八年来,若以每天节约300公斤自来水计算,8年节用自来水876吨,若以每吨水费2元计算,共计节约水费1752元。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新闻推荐
财政部发文强化党政机关出差和会议定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