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国务院印发多个十二五专项规划 涉及公共服务体系、少数民族事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2-07-21 08:29   https://www.yybnet.net/

20日,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多个十二五专项规划在中国政府网公布。内容涉及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少数民族事业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多个领域。

教育: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加快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国家标准体系,明确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的保障标准和覆盖水平。

保障标准: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将对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免费义务教育,保障标准是免学费、杂费以及农村寄宿生住宿费,免费向农村学生提供教科书;农村中小学年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普通小学不低于500元,普通初中不低于700元。国家将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提供生活补助,年生均补助小学1000元,初中1250元。针对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国家将提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服务,在寄宿生生活补助基础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每生每天营养膳食补助3元(每年在校时间按200天计)。

在高中阶段教育,国家对农村学生、城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提供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对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每生每年不低于1500元,资助两年;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每生每年1500元,地方结合实际在1000—3000元范围内确定。在学前教育阶段,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提供资助,具体资助方式和标准由地方确定。

覆盖水平:各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目标人群覆盖率均为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85%的目标。 

社会保障:《规划》明确提出,按照应保尽保、应助尽助的要求,实施一批基本社会服务保障工程,提升基本社会服务水平。

——低收入家庭认定体系建设工程。结合建立收入信息监测系统,逐步建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

——综合防灾减灾工程。重点推进国家自然灾害四级应急救助指挥系统、救灾物资储备库及综合应急避难场所等建设,加强社区减灾工作,开展防灾减灾专业人员特别是灾害信息员和志愿者队伍培训。

——孤残儿童保障服务工程。推进儿童福利机构建设,配备必要的专业救治和康复设施,培养培训2万名具有资质的孤残儿童护理员。拓展流浪未成年人保护设施功能,发挥庇护救助作用。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利用现有资源,加快专业化的老年养护机构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增加养老床位300多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支持有需求的失能老年人实行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培养培训具有资质的专业养老服务人员。

按照规划,“十二五”时期,我国将提供多项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为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按规定给予补贴;为0—6岁残疾儿童免费提供抢救性康复;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免费提供义务教育,并针对残疾学生的特殊需要适当提高补助水平;为残疾人免费提供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为残疾人提供盲人阅读、聋人手语及影视字幕、特殊艺术、自强健身等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环境。

其中,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工程将建设一批残疾人康复设施,配备相应的设备和专业人员,全面开展康复医疗、功能训练、辅助器具适配、心理辅导、康复转介、残疾预防、知识普及和咨询等康复服务;支持一批示范性专业托养机构建设,实施“阳光家园”计划,增强托养服务能力。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将改扩建和新建一批特殊教育学校,添置必要的教学、生活和康复训练设施,使每个地级市和人口30万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区)都至少有1所按国家标准建设的特殊教育学校。

重点任务:着力健全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以农村五保供养、自然灾害救助、医疗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为主要内容,以临时救助制度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逐步拓展社会福利的保障范围。加强优抚安置工作。

《规划》明确,将专项救助逐步延伸至低保边缘家庭,重点解决其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困难。加强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逐步实行诊疗费用即时救助,降低医疗救助起付线,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取消医疗救助起付线。推动婚姻登记标准化和全国信息联网,推行婚姻免费登记。有条件的地方可发放高龄老年人生活补贴和家庭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

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时期民族地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3个百分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

按照规划,“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加强民族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重大疾病防控、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卫生监督、农村急救、精神疾病防治、食品安全监测等能力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农牧区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

规划提出,加强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落实鼓励全科医生长期服务基层政策。加强妇儿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妇儿科建设。推进地市级综合医院建设。巩固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逐步提高人均筹资标准及保障水平。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力度,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规划同时提出,加大民族医药的保护和抢救力度,实施民族医药保护与发展工程。加强民族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推动民族医药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层次民族医药人才。推广民族医药适宜技术,加大乡村民族医药工作者培训力度。 

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目标: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新创业环境更加完善;国际分工地位稳步提高;引领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到201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要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对产业结构升级、节能减排、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增加就业等的带动作用明显提高。

根据《规划》,到2020年,力争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部分产业和关键技术跻身国际先进水平,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

(均据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

新闻推荐

原创成果不断涌现 创新助推社会发展 □新华社记者 吴晶晶 余晓洁

在圆满完成7000米级载人深潜海试任务后,承载着中国人深蓝梦想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日前凯旋归来。“蛟龙”号以7062米创造了世界同类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而更令人自豪的是,它是一条完全由中国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国务院印发多个十二五专项规划 涉及公共服务体系、少数民族事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