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京华时报眼保健操争议实为偷换概念一篇网友攻击眼保健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2-07-20 08:30   https://www.yybnet.net/

京华时报

眼保健操争议实为偷换概念

一篇网友攻击眼保健操残害中国青年少年49年的微博,引发了一场关于眼保健操的利弊之争,似乎要将其逼进角落做救赎式的自我反省。

观点:引发此轮“围攻”的微博首发帖,其实是对几年前相关质疑的改头换面。有人认为博主意在骗粉,此说虽未坐实,却露出偷换概念和强拧逻辑的迹象。

长江日报

安乐死不能成为穷人死亡方式

十堰竹山县双台乡男子刘德山,高位瘫痪,卧床4年多。最终,他说服心软的姐姐,买回毒药,在保姆的帮助下,喝下掺有毒药的花生奶,结束了他37岁的短暂而痛苦的人生。(《长江商报》 7月18日)

观点:现代社会中,安乐死在一个人均生活指数高、法制程序完善的地区,操作的复杂度和社会观感的复杂度显然低于贫困、落后地区。如果安乐死成为穷人开创的另一种死亡方式,我们的同情心该如何安放?

山西晚报

明代“青花热水瓶”何以如此欢乐

在一档电视节目《寻宝》上,一位藏友展示了一件青花瓷器,称是明永乐青花热水瓶,是郑和下西洋装开水用的。这位藏友表示,如果是真货,应该值至少一百万元。现场专家点评称,感谢陶瓷创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如果郑和地下有知肯定打喷嚏。(7月17日《扬子晚报》)

观点:“青花热水瓶”好在只是一个逗人一乐的插曲,而良莠不齐的鉴宝专家,以及将赝品鉴为宝物的事实,却俨然是这个娱乐化时代的暗疮。在宣教文物知识、提高欣赏品位日趋异化为炒作与眼球经济的语境里,科学的严肃与公正,当是所有娱乐化外壳下的内核,这一点必须厘清,也是电视台和媒体必须恪守的底线。

新闻推荐

公开征集“新闻敲诈”违法线索

据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记者隋笑飞)新闻出版总署19日起向社会公开征集“新闻敲诈”、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的违法线索。记者19日从新闻出版总署获悉,为进一步推动打击“新闻敲诈”、治理有偿新闻...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京华时报眼保健操争议实为偷换概念一篇网友攻击眼保健)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