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回家,可是没钱又没假
“我妈妈26岁生下我,以前的24年,妈妈每天都能看到我。现在我24岁了,已经四个月没有回家看妈妈,而妈妈50岁了。我想,妈妈如果可以活100岁,那么妈妈还可以活50年。我如果像这样四个月回家看她一次,我这一生,妈妈这一生,就只有150次见面机会了。这道数学题的答案,我永远不敢和妈妈讲。如果她知道的话会多伤心啊!
每次数学考试前,我总会祈祷我不要算错,只有这道题,我希望我是算错的。真的!每次到了法定节假日,我总是会以各种理由请假回家,同事们告诉我加班每天会有加班费,我来回还要搭上200多的路费,不划算!可是,我热衷于做这不公平的交易,因为家里还有爸爸妈妈! "
当记者问唐志亮对“常回家看看”的看法时,他贴过来这样一段文字。24岁的唐志亮在开发区美的公司当技术工人,老家在河南,他说,一年回家的次数不会超过3次。“‘常回家看看\’应该提倡,我其实也特别希望多回家。”唐志亮说,“现在独生子女多了,在外漂泊的多了。我不是大忙人,但是回家的次数都不多。如果是工作事业特别忙的,可能就更难了。”
亲情第二,生存第一
蒋为利老家在泾县,现在在五星电器工作。“以前在杭州打工,只有过年能回去一次。现在在芜湖工作,一个月能回去一次吧。”蒋为利也关注了“常回家看看”的新闻,他说,“想法是好的,但执行起来不是那么容易。”
“其实作为子女,何尝不想常回家看看?但是现在工作压力、生活压力这么大,我们这些工作在外地的人是身不由己的,”蒋为利说,“我们首先要考虑怎么才能生存。每天正常8小时工作,但是我的工作时间基本都在10小时以上。像我这种工作周末还没有休息,特别是节假日要搞活动,更是不能休息。我也想回家啊,但是没办法,工作不能扔。这个端午节我就没回家。 ”
新闻推荐
本刊讯 南陵警方凭借冬季社会治安治理专项行动,把追捕网上逃犯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靠“耐心布控、用心抓捕、决心清网”,织就围捕天网,战果频频。截至目前,警方在“冬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