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东港市社会保险医疗门诊部日前发生疑似医源性感染事件,已导致120名患者疑似集体感染丙肝。“新华视点”记者赶往事发地采访发现,该门诊部一支针头多名患者使用,是导致集体感染的一个主要原因。
2月5日,多名正在东港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接受了记者采访。
东港市十字街镇龙潭村村民丛维福告诉记者,腊月初九是当地习俗家家户户杀猪准备过年的日子,他却病倒了,浑身无力干不了活。第二天他到东港市中心医院看医生,一抽血化验得知是急性丙肝,当时就被留院治疗。
入院第二天,他在医院遇到曾在社保门诊部一起治疗静脉曲张的一位病友,互相询问后发现,两人都得了丙肝,第三天又进来两位病友,大家怀疑是在社保门诊部感染的,为了讨个说法,1月28日十几名患者一起到市卫生局举报了社保门诊部。
当日,东港市卫生局对社保门诊部采取了查封措施,并上报省、市卫生主管部门。
经省市有关部门调查,初步确认曾在东港市社保门诊部接受过静脉曲张治疗的患者,疑似集体感染丙肝,该事件不排除与门诊部医疗行为有关。
谁之过?
据患者反映,他们大多是看了当地电视台播出的该门诊部治疗静脉曲张广告后前来就诊的。
今年57岁的李景有说,门诊部的治疗方法是,在他的腿部进行静脉注射药物,“治疗时,医生先是用一次性注射器在我的患病处抽取坏血,排掉后把注射器接在盐水瓶的针头上,取盐水涮一下针管,再把这支一次性注射器接在装药的瓶子上,从中抽取一定量的药物,注射到病患处。”
“下一位患者也是一样的流程,大家共用这一瓶药,直到全部用完再换新药。”李景有介绍说。经过三个月的静脉介入治疗,并辅助理疗和敷药,他的腿病有所好转。
1月28日,他再次到社保门诊部治疗,被告知该门诊部停止营业,这时一位病友通知他快去医院验血,许多在这里治疗的人得了丙肝,他这才到市中心医院检查,结果显示自己被感染了。
社保门诊部主任张文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涉事医生薛某原在丹东凤城一家医院工作8年,去年10月经人介绍来到门诊部,当时看了薛某的医师资格证和医师执业证,都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合法有效证件,于是门诊部将他聘为外科负责人,与他签订了五年的承包合同,才三个月就出了这么大的事儿。
感染事件发生后,薛某已被东港市公安局刑事拘留,正在接受警方调查。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一事件的发生,看似偶然,其中却暴露出基层医疗机构在内部管理、外部监管以及医疗广告管理等三方面的缺失问题,其中深刻的教训值得吸取。(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菜价“三级跳”、洗车费翻番、餐馆加收服务费……春节前后,与百姓节日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领域价格普涨。记者跟踪采访了解到,剔除正常的节日涨价因素,搭车涨价、暴利环节、隐性成本是导致部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