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
据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报道,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认为,目前,情商教育成为中小学教育的“短板”,不少学生的智力很高,但情商相对低下,性格存在缺陷。为此,马敏提议,中小学应当设情商教育课程。
网友对此提议有赞有弹,赞者多认同现在的孩子需要开展情商教育,弹者则吐槽情商不是情商课能教出来的。有网友坦言,不能把情商教育留到学校“统一”来教,家长更承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赞
教育除了教书也要育人
据报道,马敏委员不仅提议“必须先让情商教育入课堂”,“在语文、政治、历史考试中加入对情商的考查”,还建议改革现有“思想品德”课程,“在小学开设礼仪教育和安全教育课程,教授基本的待人接物、言行举止的礼仪,学会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在初中开设公民品德课程,教学生如何做一个合格公民;在高中着重进行中华文明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对社会主义祖国的忠诚”。
网友普遍表示,情商教育应当引起重视。新浪微博网友“李尚松”认为:“教育承担的责任不只是教书,还包括育人,如果连最起码的做人都教不好,纵使人人清华、北大、剑桥、牛津,那这个教育也是失败的!情商课,有必要开!”
弹
进了课堂成了形式怎办
但更多网友认同,情商教育课程的操作将面临许多实质性问题。山东省淄博市教育局团委书记成康通过其实名认证微博评论道:“如果目前学校的活动能正常开展的话,情商教育自在其中,不能正常进行,情商也无法教。”
网友“haoyingzhen1987”就表示:“谁来教课呢?要想在孩子身上实施(情商教育),是不是应该先提高教育者的情商呢?”
一些网友认为,现在学校里的课程够多了,情商教育进学堂是否又会增加一份焦虑和负担?”网友“吴_宏_宇”更直言:“有些孩子情商出问题,不是课上少了,是课上得太多了,该玩的年龄玩不了,一天到晚被功课压着,不出问题才怪!”
■
观点
改革教育体制 改变家长老师才是情商教育的开始
不少网友直指,如果不改革教育体制,改变教育观念,那么增加再多情商课也无济于事。
网友“卷毛的外公”认为:“问题恐怕不仅仅于此,整个教育理念包括学校的、家庭的,如果还是追求‘分数第一\’、挤‘象牙塔\’、培养‘小皇帝\’,动手能力越来越差,那,情商教育,情何以堪?”
网友“灿烂阳光2004”建议:“改改现在的教育体制、考核制度就行,不用专门开情商课,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去感受生活、接触社会,情商自然就高了。天天在教室里圈养,上多少情商课都没用。”
网友“嘎哈呢何”总结说,情商不是“教”出来的,“家长放手让孩子成长,自主选择,让孩子适当受挫;老师不禁锢学生思想,鼓励思考和实践”,这才是情商教育的开端。
(据人民网)
新闻推荐
消费质量问题多 合同条款有猫腻——市消委会点评2012年度消费维权典型案例(上)
3月15日,市消委会公布了2012年度绵阳市场消费维权状况,并对部分典型维权案例进行了点评,以此警示提醒消费者,警惕陷阱、合理消费、合法维权,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案例1美容手术效果差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