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越来越多的公共管理难题,收费正成为一些地方酝酿实施的药方。然而这个被认为是相对有效的经济杠杆,却不时遭遇公众争议。收费到底是懒政还是妙方?如何提升城市管理能力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口袋比不上房价,治理赶不上污染,买车买不到速度。”全国人大代表、民建浙江省副主委车晓端说,政府通过收费等措施,虽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问题,但这毕竟不是根本措施,难以解决整个系统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城市管理者陷入一个收费怪圈:限制或收费——短暂缓解——需求猛增——供给不足——更多限制或收费。”全国人大代表、巨力集团董事长杨建忠表示。
【建言】综合治理破怪圈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都市病”作为社会管理的难点,必须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一些代表委员表示,我们有我们的国情,收费不宜简单“与国际接轨”,解决类似问题要靠“综合治理”。
“制定政策和立法要科学、惠民,慎用收费。”车晓端代表说,政府要少些管理思维,多些服务举措,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政府管理水平。
新闻推荐
@诸大建(教授):对五年一次的党代会,关心的是中长期发展战略和领导班子;对每年的两会,看的是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是否提高,一是在资金投入上,政府改革是否导致行政成本减少,民生支出增加;二是在生产效率上,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