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月26日至27日,北川羌族自治县人社局在北川安昌镇千佛广场和永昌镇新生广场举办了2013年“春风送岗位”系列招聘会。
北川人社局、总工会、团委、司法局、工商联等部门在现场设置了就业创业和法律政策咨询点,免费发放就业“春风卡”、《进城务工知识问答》、就业政策等宣传资料3万余份,绵阳安和精密电子、成都泓奇、北川维斯特等80多家企业提供了8000余个就业岗位。此次招聘会吸引了1.2万余人进场求职,6000余人达成意向性协议。
家门口的岗位“受宠”
27日,记者在永昌镇新生广场看到,求职者把现场挤得水泄不通,尤其是本地企业招聘点前,都围满了人,本地企业明显“受宠”。“在家门口就业,能照顾老人,孩子也不会成为留守儿童。”香泉乡龙凤村的村民李梅说,过去她和丈夫一直在福建打工,虽然待遇相对要高一些,但除了来去的费用,其实与在本地就业差不多。
在北川某公司招聘点前,记者看到,前来求职的农民工排起了长队。擂鼓镇擂鼓村的杨先生说,他们一家五口全来到了招聘现场。他说,过去他和妻子在浙江打工,每年春节才能与家人团聚,在家呆十多天又要出门,孩子每天都盼着他们回家。“这下好了,我们一家人都在北川新县城找到了工作。”杨先生高兴地说。
外地企业来羌乡“抢人”
记者在现场看到,许多外地企业的展位前冷冷清清,只有少量的求职者上前咨询。
来自山东某公司的人事部陈经理告诉记者,目前只有十位求职者来咨询,达成意向性协议的求职者更是寥寥无几。
在广东某企业招聘点,21岁的曲山镇村民王斌说,他是和哥哥一起来招聘会现场的,希望能在“外企”找一份合适的工作。“我们从来没有出过远门,最远就去过绵阳,这次想到外省去看看。”他说,现在绵阳的发展越来越好,准备出去一年,日后还是在家门口找工作。
据了解,此次招聘会上外省企业为数不少,有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市的“外企”20多家,5家“外企”未到场,但提供了招聘信息。
搭建供需对接平台
北川羌族自治县人社局的负责人介绍,该县精心组织,多方联系,沟通协调,为用工企业和农民工搭建对接平台,通过送岗位、送政策、送培训等方式,重点服务有就业意愿和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工。据统计,此次招聘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家企业进场,提供岗位8000余个,吸引了1.2万余人进场求职,6000余人达成意向性协议。
各招聘企业按主办方要求,为切实解决求职者的后顾之忧,郑重向求职者作出“四项承诺”:依法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按劳动合同约定按月足额发放工资、为劳动者办理基本社会保险、提供安全的劳动用工环境。
(李永富 王昌丽 本报记者 苏东华 孙兴伟 杨檎)
新闻推荐
处于转型关键期的中国,正面临着改革攻坚的重大课题。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提出,当前我国出现了深化改革的“时间窗口”,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紧紧抓住宝贵的机遇,全力冲出改革“深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