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杨阿敏正在为顾客夹馍
魏海强正在揉面
本报记者 杨波海 文/图
建设路小区东门北边有一家乾州小吃店。一个偶然的机会,记者走进这家小店用早餐。店面只有一间,靠墙摆着两排,只有七八个小饭桌,出售的早餐也很简单,乾县豆腐脑,锅盔夹酱辣子夹菜,但食客们你来我去,络绎不绝,花个三五块钱,吃得实惠,都说豆腐脑酱辣子味道地道。
记者吃完早餐,便和正在忙碌的店主拉开了闲话。店主是一对年轻的夫妻,男的叫魏海强,他的妻子叫杨阿敏,老家在乾县马连镇,两个孩子,女儿7岁,他们在城里带着孩子,在咸阳一家小学上一年级;儿子只有1岁半,放在老家,由老人给照看着。这间小吃店是去年10月份接手办的,主要由妻子杨阿敏经营,在此之前,他们俩人都给别人打工。每天只卖早餐,早晨不到5点俩人就得起床,打豆浆、点豆腐脑、揉面烙馍、炒酱辣子、炒菜调菜。每天早晨只卖一罐豆腐脑,卖完为止。妻子杨阿敏上午、下午得接送上学的女儿,为女儿做饭,操心孩子的学业。
丈夫魏海强帮妻子揉面烙馍,但他只能干到9点,因为他还有一份固定的工作,在锦绣中华酒店打工做厨子,他负责的是白案,已在锦绣中华酒店干了5年多了。在此之前,为学厨他曾走过海南、新疆、山西、陕南等地。
说起夫妻俩人的收入,魏海强说,收入谈不上多,但也过得去。小吃店一个月能净落3000元左右,他每月的工资也就三五千元,小日子也能过得去。两个人虽然很辛苦,但靠自己的双手过得踏实。说起今后的打算,魏海强和杨阿敏夫妻俩信心十足,儿子再长两岁,就要接到咸阳来,让他和姐姐一样接受良好的教育,而且再经过几年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和打拼,争取在咸阳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有属于自己的稳定长远的城市生活。
记者相信,靠辛勤的劳动和锲而不舍的坚持,像魏海强、杨阿敏夫妇这样的农家子弟,一定会在城市闯出一片新天地,实现自己美好的城市梦。(B)⑾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史建荣王荣)近日,彬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领相关部门和企业负责人赴河南、湖北、湖南等地拜访慰问用煤客户,并通过召开煤炭供销推介会、座谈会和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与用煤企业签订500万吨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