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中国社科院研

来源:兰州晨报 2013-05-16 22:29   https://www.yybnet.net/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郑秉文表示,养老金改革之后对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其实是有好处的,他们的养老金就有了法律保护,不管地动山摇,这份养老金在他们退休时就是他们的一份资产。而传统的退休体制则不是这样,比如下海了,出国了,或其他重大变故,养老金就没有了。

(据5月15日《燕赵都市报》)  

最近,一则“五省市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试点五年几无进展”的新闻,使得养老金并轨的话题再度升温。然而,郑秉文教授关于“养老金并轨对公务员也有好处”的观点,却为我们开启了一个全新视角。原来,改革并非都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完全可以让各方参与者实现共赢。养老金并轨,意味着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需要自己缴纳养老金,但从此他们的养老金就被纳入了法律保障,真正成为属于自己的财产。

近年来,“公务员养老金是企业员工2到3倍”的事实备受诟病,成为公众呼吁养老金并轨的重要依据。但一个必须厘清的问题是,养老金替代率分化严重,究竟是公务员的退休金高了,还是企业的养老金低了?社会福利需要普惠式增长,“削高就低”并不科学,也不现实。

经济学上有个概念叫做“棘轮效应”,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同样,当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还在憧憬收入倍增,退休金却有可能因为并轨面临削减缩水的风险时,这如何让其产生内在动力去革自己的命?

正如郑秉文教授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所有的改革都是增量改革,都是做加法,否则,就进行不下去”。养老金并轨雷声大雨点小,就在于利益补偿机制的缺失。五省市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试点中,尽管相关的文件也提出,在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待遇向企业职工“看齐”的同时,要建立职业年金制度,但由于没有一个完整的一揽子设计,未能明确改革后掉下来的那一块养老金如何补上去,遭到各地事业单位的强烈抵制,而迟迟没有实质性的动静。

养老金并轨不应是“劫富济贫”,而应通过“调低、控高、扩中”,让包括公务员在内的社会各阶层都从中受益。只有建立完善利益补偿机制,细化职业年金方案,让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也能实实在在共享养老金并轨的好处,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

新闻推荐

记者平丽艳首席记者雷媛敦煌守护神段文杰之

本报讯(记者平丽艳 首席记者雷媛)5月15日,“敦煌守护神”段文杰之子、被誉为“敦煌绘画开拓者”的甘肃省著名画家段兼善,在甘肃画院拉开了个人画展的帷幕,吸引了众多美术界人士以及书画爱...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中国社科院研)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