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380万农村孩子用的竟是假字典

来源:绵阳日报 2013-05-08 03:24   https://www.yybnet.net/

封面没有编者姓名、编纂差错率超标近20倍……就是这样一本质次价高、涉嫌盗版的新华字典却公然混进了政府采购的购物车。

问题1?

字典著作者是假的

经过调查记者发现,湖北省教育厅为全省300多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的不是国家明确要求的正版《新华字典》,而是当地一家出版社崇文书局在政策出台之后新出版的所谓《学生新华字典》。

记者看到,字典封面并没有按照有关规定标注编者的姓名。记者登录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官方网站,查询后发现,这本字典备案在册的著作者是杨合鸣。但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辞书专家杨合鸣在仔细翻阅《学生新华字典》后明确表示,字典不是他主编的。

杨合鸣说,2001年,崇文书局约他编写《学生规范字典》,此后,这本字典经崇文书局自行包装并更换书名,分别变成2006年版和2012年版的《学生新华字典》。而这本今年春季开学免费发放给湖北省农村中小学生的所谓《学生新华字典》,虽然在外观上和崇文书局重新包装的由他主编的2012版字典几乎一模一样,但他仔细查看内容后认定,这本字典藏有猫腻。

问题2?

差错率超国标20倍

随便一翻,记者发现这本字典可谓“错误百出”,包括注音错误、字形错误、释义错误、例句错误、部首错误、英汉对照错误以及标点

符号错误。比如正文第1页,

“啊”字的英文“what”被写成了“uhat”;正文第10页“把”字的例证“话把儿”成了“活把儿”。

辞书专家抽取这本字典的检字表、附录和正文的约十万字内容,发现编纂和校对质量极差,正文差错率超过万分之十五,总体差错率则高达万分之二十。而国家规定的图书合格标准是差错率为万分之一,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五的,必须全部收回,属于应当被销毁的图书。

据崇文书局称,湖北全省符合条件的农村中小学生共约380万,因此人手一册要发放380万本字典,从今年春季开学至今已经陆续发放约320万册。一个三年级农村小学生在用过这本字典后,竟看不出“系统姓问题”中的“姓”是错别字。

问题3?

招投标单位是“兄弟”

对于“问题”字典,其出版单位崇文书局总经理黄成勇一直对记者强调:“我们是走公开招标的流程竞标的。”他表示,湖北省教育厅委托教育装备处进行采购谈判和招投标,此后确定具体采购品种,之后由省新华书店组织采购工作,“我们只是接到省新华书店通知,说我们的东西中标了。”

但据记者了解,不管是湖北省新华书店,还是为农村孩子提供《学生新华字典》的中标单位崇文书局,实际上都是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的子公司、成员单位。换言之,湖北省新华书店和崇文书局是经济利益密切的兄弟关系,是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的左右手。

黄成勇在就任崇文书局总经理一职之前,曾担任湖北省新华书店分管全省教材采购工作的副总经理。崇文书局的这本问题字典能够顺利入选,与黄成勇的这一职业经历有无关联,也是问号。

问题4?

国家补助流向成谜

2012年10月,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发出通知,由中央财政拿出17亿元,为全国约1.2亿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中小学生每人免费配发一本《新华字典》。截至目前,全国各省区市已经落实到位了正版《新华字典》6500多万册。今年1月,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做好免费《新华字典》的政府采购工作,确保学生拿到品质优良的正版《新华字典》。

记者了解到,中央有关部门依据2011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下拨给湖北省教育厅的补助资金为6608万元,以国家确定的每本字典14元的标准计算,符合条件的学生人数应为470多万人。

但根据崇文书局上述说法,湖北省实际免费发放的字典数量为380万册。

如果上述数字属实,这意味着国家的补助“超额”1000多万元,其流向成谜。

(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

湖北教育厅将严查“问题”字典

6日,湖北省教育厅在其官网上发布公告,称已成立由厅领导和有关处室组成的工作专班,就当地《新华字典》的招标、采购等相关环节进行全面彻底的调查,如发现有违规违纪问题,将严肃处理。

湖北省教育厅要求有关单位立即停止该字典的发行,并根据采购协议暂不拨付采购资金,待出版监管部门对该字典作出明确处理意见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

而长江传媒亦回应媒体称,已停止字典的发行,并组织调查组展开调查和评审,如情况属实,将全部销毁,企业承担全部损失,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发盗版字典是民族社会之羞

一本突击印发、不写编者、也不在市场上公开发行的“字典”,内容差错率远超国家规定,用普通纸张而非辞典专用纸印刷,价格却远高于正版书市场价格,竟然能够在短短4个月间发行到380万册。这是一笔多么轻松好赚的大生意!

利润好看,却是民族与社会的文化之羞。一本匆忙炮制、错误百出的伪劣字典,能够高价“完胜”已成大众工具书经典的正版《新华字典》,其原因要么是当地政府采购招投标审核程序存在漏洞,要么就是教育部门和新华书店、出版社一些“文化把关人”有目瞽神茫之缺陷,失了对于文化、教育的敬重之心,也不以误导别人家孩子为意。

对于出版发行而言,文化事业变文化产业,一字之差,绝不能革掉了文化。如何不为鼻底一点金钱私利而做劣币驱良币的短视行为,不仅靠制度的严查严管,也有赖于“把关人”无可推诿的文化自觉——如果这一群体都不能做到,还能求诸谁?

新闻推荐

中国严格控制并慎用死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发表《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人权保障,以及人权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六个方面,全面介绍了近年来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取得...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380万农村孩子用的竟是假字典)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