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930.64万辆、4.33%的全年销量和增长率让“微增长”成为全年车市的最大注脚。同时也使2013年的汽车市场状况蒙在悲观的阴影中。然而,今年前四个月,汽车销量增幅却以“两双”的成绩打破了汽车业的沉闷。1-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29.65、726.62万辆,同比增长13.4%和13.2%。那么,微增长是否已然破局,2013年随着新政府换届完成及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逐渐浮出水面,汽车产业是否又将迎来一个春天呢?
中国车市向来以“政策市”著称,几年来,车市始终受惠于小排量购置税优惠、汽车下乡、节能补贴等利好政策的“庇护”,然而,在车市攀升受阻、政策处于调整期的2013年,政策市还会出现吗?摇摆不定的城镇化、民生工程等政策会拉动宏观经济进而大幅推动中国汽车业的增长吗?
复杂的经济环境导致中国政府在对待汽车产业发展的态度不甚明朗,鼓励还是限制,变得更加微妙,为2013年车市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业内人士认为:2013年乘用车发展的六个利好层面是:宏观经济企稳复苏;国内消费收入不断提升,刺激购车需求;行业标准法规没有明显制约发展的迹象;其他领域相关政策及抑制影响在2013年难以体现;车辆换购的需求叠加情况日益突出;城市分级对应的车辆需求分级研究下,整体车市需求仍较高。
此外,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有望在今年上半年推出,补贴将分16档,最低补贴标准大于3000元。销量方面,一季度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均实现快速增长。
日系车方面,虽然,1-4月累计市场份额同比下降12.9%。但三大车企日产、丰田和本田的跌幅均已在个位数。而且,日系车在4月整体销售情况都有所改善。不过,随着近几年欧美韩系车企的强势布局,市场格局已然生变。
至于大众品牌,2013年4月的销量数据可以给DSG事件对大众销量的影响“盖棺定论”了。大众主导的德系车销量还有轻微上升。
自主品牌方面,综观前四月,继续不温不火,但长城、长安、吉利等企业有强者愈强之势,自主品牌的份额正逐渐向几大品牌集中。
现在,合资产品开始下探,与自主产品展开“贴身肉搏”。而自主品牌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实践与积累后,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不少成熟车企纷纷启动战略转型和品牌调整。
区域上,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重庆为核心,包括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等五省市在内的西南地区汽车市场取得了显著增长,有望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下一个增长极。
截至4月底,中国车企铆足了劲达到最优生产规模,不惜“债台高筑”,22家上市车企累计负债高达4491.94亿元。这到底是提前布局还是警惕激进扩张,依然是摆在车企决策者面前的两难问题。
本报综合报道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卫生系统行风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行为、确保医疗安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市卫生局与市纪委纠风室共同启动了卫生系统民主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