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坎古名“龙溪”,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呈坎村是按《易经》中“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理论选址布局的。早在宋代就被理学家朱熹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自唐末江西南昌府秋隐、文昌罗氏二兄弟举家迁此“择地筑是而居”易名呈坎以来,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我国当今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之一。
呈坎共有明清两代建筑140余处(其中明代40余处),这个典型的历史文化古村落是罗氏先祖受宗教意识的支配,并考虑地理环境、风水等因素而周密策划、精心实施而建成,是我国古村落规划史上的成功典范。呈坎著名的罗东舒祠、长春社均是按《周易》中的罗盘八卦周密设计的。呈坎拥有数量众多、分布集中、文物研究价值较高的明代古建筑群。如果说黟县西递是清代民居博物馆,那么呈坎就是当之无愧的明代民居博物馆。
呈坎村南西两条水圳交汇处建有水碓,有明万历年间罗小华建的龙心庙,在河堤两端建有当时江南最大的石拱桥——隆兴桥。在龙盘山嘴的旷坦上、前、后罗族于明嘉靖间建有女贞观,观内建有文昌阁、大圣堂、太子殿、关帝庙藏金阁等。从长春社右侧至天庙后为便溢滩。呈坎全村千余丈街道,由花岗岩石板铺成。呈坎古有八景:永兴甘泉、朱村曙色、灵金灯观、众峰凝翠、里池鱼化、道院仙升、开都雪霁,心寺晓钟,它体现了村庄与山水融为一体、人居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意境。
最吸引人的是位于村头的罗东舒祠(第三进为宝纶阁),占地五亩,规模宏大,崇阁巍峨、气势非凡。始建于明嘉靖年,原名“贞静罗东舒先生祠”。整座祠堂占地5亩余,分前、中、后三进,5层山墙,层层升高,显得异常宏伟壮观。宝纶阁是祠堂里的精华部分石雕木刻都异常精美,横梁上的彩绘虽经四百余年的风风雨雨,仍图像清晰,色泽艳丽,实为国内外罕见的彩绘品。罗东舒祠以巧妙的结构、精致的雕刻、绚丽的彩绘、集古、雅、伟、美一体,其整体布局、彩绘装饰无一不反映出我国徽派古建的独特风格,是呈坎村古建筑群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作。
正如朱熹在《罗氏族谱》序中赞曰“以进士发科嗣世家业赫,为歙文献称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呈坎钟灵毓秀、英才辈出、兴旺发达、经久不衰,是当之无愧的文化村和江南第一村,呈坎村是徽州古建筑中一颗璀璨明珠,是文人墨客研究我国古建筑史上的一处弥足珍贵的古村落,也是游客寻幽访古的好地方。
□ 郭清华 文/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赵丹丹 实习生 张梅在沈巷镇39路公交站台首发站,记者遇到了家住沈奥花园的曹必水一家。曹必水和妻子在北京上班,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