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网站主页发出一幅美女毕业生单人照,在网上引发关注,网友称该女生为“女神”。人民大学网站的访问量短时间内急速上升,一度瘫痪。据悉,网站主页打“美女牌”的,除了人民大学,还有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等。
(据6月26日《新京报》)
正值毕业季和招生季,“女神”意外走红及其引发的如潮好评,对人民大学的形象宣传和生源竞争来说,无疑是利好因素。不过,舆论对此也充满争议。支持者认为,高校官网主页一改往日单调严肃风格,打出“美女牌”,是一种大胆的突破和创新,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重视,是一种人文情怀;反对者认为,高校以美女为噱头,吸引眼球,争抢生源,偏离了大学精神,透露出庸俗气。
面对高校 “美女牌”,我认为这是高校传递出的一种亲民信号。高校官场化,学术精神颓废,大师迟迟难出,办学模式僵化等饱受质疑,即使本应灵活多样的官网也千篇一律,过于严肃呆板,主页上无非是一些校园景观建筑或领导照片,与大学校园的青春飞扬、激情四射格格不入。把美女照放在官网首页,给人一种清新活泼之感,也洋溢着人文关怀,毕竟学子才是大学永远的主角,突出学子永远比突出景观建筑或学校领导更有意义。
拿大学精神说事,把高校打出的“美女牌”当成一种庸俗化的争抢生源手段,是值得商榷的说法。无论是崇尚大师还是学术,大学精神的核心应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讲究兼容并蓄、勇于创新,这是大学的真正魅力所在。在不违背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序良俗的前提下,所谓“人大女神”也好,“美女牌”也罢,都是一种观念上的突破和创新。相对于高校对文体明星的趋之若鹜,这种突破和创新难道不更值得包容甚至鼓励吗?
我们没有必要夸大高校“美女牌”的消极影响,也没有几个人仅仅会为了看美女、找美女而选择某个大学,社会舆论更没有必要对此进行过度化、庸俗化解读。其实, “女神”事件终会归于平淡,各种“美女牌”也不会热闹多久,反倒是这个偶然的事件传递出这样一种信息:过度行政化的高校正在试图走“亲民路线”,“女神牌”只是其中之一,也许以后会有更多的亲民方式。这是值得期许的。
新闻推荐
据人民网北京6月27日电 据国家公务员局网站消息,近日,针对社会关注的全国公务员队伍规模一事,国家公务员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称,据统计,2011年底和2012年底全国公务员总数分别是702.1万人和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