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节假日,各奔东西的同学们共聚一堂,一起品味青涩甜美的回忆,重新拾起那往日的欢笑……这本是无可厚非,不光能让同学们聚在一起能叙友情、谈人生,追忆那久违的学生时代的美好时光,还能通过同学之间推心置腹的交谈,能起到互相鼓舞、增进友谊的作用。然而,随着近年来同学聚会逐渐增多,笔者发现一些同学聚会却变了味儿,“世俗化”、“功利化”在左右着同学聚会,从而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首先,同学会变成了“炫富会”。同学毕业后走上社会,经过多年的人生历练,同学财富、地位不可避免地有了等级之分。于是乎,一些事业有成的人士从丰厚的收入到奢华的出国游,从羡煞众人的大房子到价格不菲的新车,甚至把自己子女的学习成绩都拿到同学聚会上来炫耀……未了,成功人士们还大手一挥,争着独揽聚会的开销。这样一来,把同学聚会变成了成功人士的“炫富会”,让其中身份落差的同学苦不堪言,久而久之就会有了“恐聚”心理。
其次,同学会变成了“吃喝玩乐会”。有的同学会,一桌酒菜两三千元甚至更多,宴席散后每张桌子上都有吃剩的饭菜,有的剩了大半盘,有的就动了几筷子。而且,酒足饭饱后,还要去KTV玩到半夜,临走还要送一些纪念品……如此聚会,更多的是铺张浪费。
笔者认为,真正的同学聚会,应与个人金钱、地位无关,大家聚会时的话题要以回忆往昔为主,畅谈学生时代弥足珍贵的纯真,少谈现在的工作,以免带上功利色彩,让同学聚会回归到真诚。同时,同学聚会,应尽量采用AA制,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某些成功人士炫富,要理性消费,按需点菜,杜绝不必要的浪费,吃多少,点多少,剩下的,同学们尽量打包带走,以达到倡导节约杜绝浪费的目的。
另外,在同学聚会的内容形式上,可以进行改革,如大家可以回到昔日的校园,坐在曾经的教室中,再上一天或半天的课,感受浓浓的同窗之情;建立同学会基金,帮助一些生活困难的老同学……这样有意义的同学聚会不仅能为自己赢得尊严,更能赢得了“无价的良心”。(吴家宁)
新闻推荐
本报讯根据市委“百场宣讲下基层”活动安排,市卫生局近日组织五个宣讲小组开展“下基层宣讲医改卫生惠民政策”活动,向群众宣讲基本药物制度、新农合等资金报销比例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