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19)日,来自成都、广元、上海及绵阳周边的上千群众,进入北川老县城祭奠参观。据悉,自8月15日,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经历洪灾重新开放后,时值“中元节”,这几天每天都有上千群众到老县城参观祭奠。
上午10时,在原北川旅游局家属宿舍的废墟前,72岁的陈仕琼老太太眼圈红红的,在废墟前插上一枝黄菊花,嘴里念叨:“红儿,我们来看你了,你在那边还好吧。”虽然“5·12”特大地震已过去5年多,但陈老太来到小女儿在大地震时遇难的现场,仍然控制不住地流泪,哭喊着女儿的名字。
陈老太在“5·12”地震中失去了小儿子、儿媳、女儿和年幼的孙子,自己也身受重伤差点瘫痪,大儿子被埋废墟27个小时后爬了出来。昨天,陈老太在老伴、大儿子和家住成都的弟弟、弟妹的陪伴下,来此祭奠她们逝去的亲人。
60岁的刘客敏是北川曲山小学的退休教师,“5·12”特大地震掩埋了他的许多亲友。昨天,他又来到这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向遇难的亲友送上鲜花。“我已经来这好几次了,每次感受都很沉重,但每次来,都感觉遗址幸好在保护着,不然,这里早就没法让人来祭奠、参观了。”前两天,家住安县界牌镇的刘高翔带着妻子和定居上海的姐姐、外甥女一家,来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鲜花祭奠遇难同胞。刘高翔的外甥女徐婷,在上海读大学,她说:“人类在宇宙中的存在十分有限,对天灾,我们要勇敢面对,但同时要做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昨日,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区内的紫荆花开得很美,随风飘着淡淡的芬芳,群众有序进入,听着解说员的讲解,静静参观、用鲜花祭奠遇难同胞。有的群众拿出相机、手机记录下地震给老北川留下的创伤。
(本报记者 田明霞 实习生 陈静怡)
新闻推荐
兄妹反目上法庭法官调解续亲情——游仙区法院成功调解一起财产纠纷案
因母财产起事端兄妹二人生嫌隙家住游仙的宋琴、宋强二人系亲兄妹,35年前,其母亲从某纺织厂退休后,妹妹宋琴按政策顶班上岗,因离婚后无住处,便又搬回了纺织厂分配给母亲的住房里,与母亲共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