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评比变评“礼”,
治理要清还要“堵”
事件:国务院日前决定,再取消一批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共计76项。从数量上看,这次取消的76个项目占总项目的20%;从具体清理的项目看,不少是重量级的,涉及多个部委,由此可见政府清理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的力度和决心。
观点:取消评比看起来似乎少了一道程序,实则,更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和防止形式主义,同时也可以大量地节省人力和财力。此次国务院取消一批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提出“四个一律”,可见不仅是清,还在于堵,从源头上进行治理。
《工人日报》
“定制公交”,让私车
歇歇也让公车歇歇
事件:9月9日,3个方向7个班次的定制公交在北京市开通。记者体验管庄至国贸线路,全程用时40分钟,比坐普通公交快20多分钟。不过,也有四趟车终到时间比预计晚点。北京市公交集团表示,由于当日是周一,车多,又逢雨后路滑,不能代表常态。待运行一段时间后,将视情况分析,对个别线路调整。有关方面算了一笔账,一般情况下乘坐定制公交比开私家车月省2000元。
观点:各大城市都出现了拥堵现象,也都想尽了办法,如今这价廉物美的“定制公交”,在为市民提供便捷、让私家车休息的同时,也完全可以让公车歇一歇了,该用的时候用用,不该用的时候就歇歇。
《光明日报》
拥堵费真能解“堵”?
事件:日前,北京市环保局发布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要求有关部门研究征收交通拥堵费的可能性。尽管只是“研究制定”,但各种质疑已不绝于耳。
观点:公共政策会给不同群体带来不同的影响,因此,任何一项事关公众利益政策的出台,必须让公众参与,必须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利益。如此,才有可能制定出公平的政策并加以落实。
《新京报》
这次是否可以直接
给邵阳一个差评
事件:“邵阳人要说邵阳好,家乡才能真的好,请接到省(湖南)综治民调电话并予以客观公正、积极评价的用户,持5分钟左右的电话通讯记录单到当地综治办领取误工补贴。”湖南邵阳市民近日收到的这条奇葩短信,发自邵阳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
观点:虚假民意的粉饰之下,政绩固然浓墨重彩了,但是对于当地的民生改善、权力监督和社会发展,却是遗患无穷。虚假民意的蒙蔽之下,自上而下的监督阳光很容易被遮蔽,可能的权力不轨和行政缺陷也就被掩盖,这些掩盖的不轨和失误,将会演变成民生之苦和社会之痛。此事也提醒有关部门,在进行类似民意调查时,要防范一些被调查者弄虚作假。既可以改进程序设计,比如增加保密性,也要对明目张胆的作弊行为严厉惩戒,比如,这次是否可以直接给邵阳一个差评?
《济南日报》
“退休15年才领退休金”
侮辱公众智商
事件:延迟退休的话题正在全民热议之中。清华大学的养老体制改革方案提出“从2015年开始实施有步骤的延迟退休计划,2030年之前完成男、女职工和居民65岁领取养老金的目标”,而延迟领取养老金不等于延迟退休。对此,有记者问50岁退休65岁才领取养老金,中间15年怎么办?清华方案的主要起草者之一,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回答:“男的去养老院做园丁义工,女的给老人洗衣服啊。养老金必须交30年”!
观点:“退休可做义工”的背后,有两种倾向是值得警惕的。其一,是“拿弱者开刀”的改革倾向。很显然,存在退休15年过渡期的只有企业退休人员,而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包括杨教授这样的精英群体并不需要担心这样的问题。但是,养老金空账很大程度就源于养老双轨制,为何不先解决公平再谈改革?其二,改革的“主题先行”倾向。改革应当先论证再确定方向和路径,这样的改革才具有科学合理性。而目前的养老金体制改革,有先定方向和路径再论证的倾向,这样的改革难免缺乏耐心,甚至有可能走错路。
新闻推荐
9月16日上午,著名导演张艺谋的新作《归来》在北京正式开机,此片也是张艺谋加盟乐视影业之后的第一部作品。导演张艺谋携陈道明、巩俐两大主演现身,出品方乐视影业CEO张昭、原著《陆犯焉识》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