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中秋节,重阳节又不期而至了。
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蓬饵是糕的意思,后人就叫吃重阳糕。重阳节日来临之日,一般是登高,吃糕,尝菊花酒,全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必不可少的节目。
以往在家喝茶,也喝菊花茶,喝菜吃花,见那干燥小花在热水中重新泛开,一朵一朵漂浮在浅黄色的茶汤里,入口还有淡淡芳香,微微甘甜,总想着,菊花酒的味道不知如何香醇可口?
正是“一枕新凉一扇风,满阶梧叶月明中”的时光,我们五个志同道合的山友,伴夜而行,涉平畴,跋小溪。走羊肠小道,攀山坡,过小岭,一路行行重行行,终于来到富民的太和山下。仰望天际,已近傍晚,那微弯的淡月,如剪纸般贴在开幕。走在窄窄山梁上的罗君,那一抹身影,让又高又远的天空一衬,越发显得刚健,谁会想到此君已是76岁的人。同行中,欧君格外令人啧叹,他曾利用工休时间,仅凭一辆自行车,走过广西、广东和湖南的山山水水。你千万莫要小看他那清瘦的肩膀,今夜,我们登山的生命泉水,却由他独力承担。在山下灌好的满满一箱泉水,欧君走起来如履平地。年近70的司徒君不甘后人,又肩背着今夜五人夜餐的食品,加上瓢盆碗碟,算来也应有10多斤重。
我们行行重行行,这时,夜幕渐渐四合,山间的寒气带着湿润的气息扑面而来,雾气一层层一团团,湿漉漉地裹住了山,白落茫茫的一片。太和山,终于我们踩在脚下。这瞬间,我们像站在波涛浪谷之间,脚下踏的仿佛是江河中的一块礁石。
篝火点亮了。远处,那在波光雾影中时陷时现的是一抹山尖、一块奇石、一鞭松影;我们仰脸,似乎离天只有三尺三;我们伸出双手,似乎星星可以摘到。夜色越来越浓重。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乘夜登山,更是平生第一次登山这少无人迹的山。心里不禁微微发憷。老实说,吊睛白额大虫,不一定有,像是那长虫百足之辈,不可信其无。但见李君一手摁亮电筒,一手抖开防虫的硫磺,在营地周围撒了个遍。小小的半导体收音机响起,我们才感到世界离我们并不遥远。那锅滚沸的肉汤,还有那蚝油鸡翅,特别抢眼球,随风弥漫,更是异香扑鼻。酒酣耳热之余,箫声“继续随断续风,谁家吹箫重山中?”打眼一看,欧君正端坐在月明中,用箫声正赋就一歌重阳登山颂。
阵阵山风,缕缕幽香,月光媚柔和地泻满着。几乎同时,我们都沐浴在一片闪烁耀眼的带银光中。山,以无限的魅力把我们的情绪带进一个梦幻般的境界。在这深山荒野里,无人播种,无人耕耘,无人浇灌,年年岁岁,花开花落,认认真真地走过自己的生命的四季,装扮着这如诗如画的秋山,真让人有些感动和艳羡。生活一如攀山,人往高处走。阵阵山风吹起衣襟,叫人凭生无限豪气。篝火依然烧得旺旺。满天的星星挤着眼睛,看着我们“天作罗帐地为床”。我们贴着山的心脏,闻到了大地、山林和青草的气息,我们收获了一份坦然。这个重阳之夜,我们虽然没有尝到菊花酒,但却选择了一种热爱生活的方式,享受了一番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愉悦和旷达,山友之间变得更加信任与和谐。我们的身心也显得年青了。
天,刚刚放亮,雾,还没有散尽。我们冒着雾水起“床”。但见山谷峰峦间,一朵朵红色的云,在万簇金箭中,在云涛和霞光的起伏中,如鲤鱼打挺喷薄而出。我们在离开之间,再一次站定,回眸那山,回眸那日出……
新闻推荐
新华社广东中山11月29日电 2013年中国高尔夫球业余公开赛29日在中山雅居乐高尔夫球场结束。广州球手佘梓瀚决赛轮打出75杆,以四轮总成绩290杆夺得男子组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