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王蒙“流放”16年妻子相伴

来源:桂林晚报 2013-10-20 01:07   https://www.yybnet.net/

王蒙与崔瑞芳的结婚照

王蒙崔瑞芳携手走过金婚

她总爱说,王蒙永远是个需要照顾、宽容得一塌糊涂的呆子。

王蒙总爱说,没有她,就没有自己。

“我在王蒙的生活中,在他的梦中,在他的写作中,在他的一切活动领域中,在他多变的时空中……”她,作家王蒙的妻子崔瑞芳,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

她在车上急他在车下笑

镜头1:快午夜了,街上人很少,第一次和异性单独呆这么晚,崔瑞芳全然没心情欣赏夜景,很不自然地走完半条街——— 这是她和王蒙第一次约会,分手时他说“回见!”———61年前的那一夜,烙在崔瑞芳的记忆中。

尽管默契了60年,但王蒙和崔瑞芳却常为“开头”闹分歧:两人第一次见面是何时?

当时崔瑞芳18岁,在北京女二中读书,被临时调到中共东四区委协助做文书。王蒙从团市委调到东四区团区委工作。半个月后她回校,王蒙的首封求爱信让她颇为意外:“你走了,也不跟我说一声,我想你……”

两人在一起趣事不断。有次在天安门西大街上,崔瑞芳有点累,“咱们坐电车吧”,王蒙不肯。谁知电车一进站,王蒙把她推上去。电车往前开,王蒙跟着跑。她在车上急,他在车下笑。

1957年1月,两人的婚礼没有仪式,没有主婚人,婚宴是自家的炸酱面。

5分钟决定“流放”16年

镜头2:“组织号召作家们到下面去,我们去新疆好不好?”“我同意。孩子呢?”“一起去,全带上。”……不到5分钟,夫妻俩就定下举家西迁的大事。放下电话后,崔瑞芳却感到心慌,气血上涌……

婚后一年,王蒙成了“右派”,被派到京西的大山里劳改3年。

1962年秋,夫妻俩没征求亲友意见,就在电话里敲定“赴疆”。

崔瑞芳曾说:只要和王蒙在一起,即使前方有个悬崖,必要时她也情愿跳下去!

1966年,文革开始,崔瑞芳跟着王蒙,被派到边城伊犁的农村“劳动锻炼”。

住着4平方米的小茅屋,仅一炕一灶。一天深夜,门上“唰唰响”,第二天门推不开——— 原来大字报铺天盖地贴到了家门上。

这段经历,让王蒙落下一个毛病:睡觉时,常常突然喊一怪声,吓得崔瑞芳浑身发抖,“他叫完后睡了,我却拿不准他何时再叫,捂住心口难以成眠。”

在新疆一住就是16年。

1979年,王蒙的“右派”问题得以平反,一通百通,一家人回到北京。

她的梦在他的作品里

镜头3:2003年9月,王蒙文学创作研讨会,作家张贤亮打趣:“有人说王蒙是没绯闻的。他当然不需要绯闻了,他已经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女性,足以涵盖一切的女性。如果一个男作家被女性所冷淡,所拒绝,所欺骗,再没有一点点绯闻,怎么行呢?”众人开怀大笑,台下的王蒙笑得几乎出溜到地上。

为了丈夫能投入精力写作,崔瑞芳坦言,她做了许多“无意义”的事。比如:1979年回京后,她本可做更多的事,或换她喜欢的工作,但没有,她仍回中学,还拒绝了高三的课,她没那份精力。“我为王蒙多做一些,难道不是在为自己做吗?”

崔瑞芳给温奉桥最深的印象,是她“肯牺牲”。

温奉桥是王蒙文学研究所所长,和晚年的王蒙夫妇接触甚多。在他眼中,崔瑞芳善良、慈祥、智慧、充满爱心,她十分低调,总是主动避开媒体,在台下欣赏台上王蒙的文才和挥洒。“她所做的一切总是那么温和,让人感到温暖。”

崔瑞芳的小说梦也糅进了王蒙的作品里。《Z城小站的故事》等几部作品就是她先成稿或构思后,由王蒙润色发表的。直到晚年,她写了《凡生琐忆》和《我的先生王蒙》两部作品,才披露此事。

卸任部长的“接线员”

镜头4:电话一个接着一个,她只能不断重复:“您有什么事跟我说好吗?或您留下号码,下午4点后再联系……”如有人来取稿件或有客人来访,老太太总是忙着端水倒茶、迎来送往……

很多人去拜访王蒙,都能经历这场景。

从文化部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后,王蒙回归作家本行。每天早8点投入写作,王蒙谁都不见,谁的电话也不听。崔瑞芳成了挡驾的人。

家里的书籍占满十几个书柜,报刊出版物堆积成山。爱整洁的她常为此发愁,“有这么多‘乱源\’,即使有8个保姆也伺候不过来。”

读者眼中的王蒙才华横溢、潇洒风趣,可在崔瑞芳看来,王蒙永远是一个需要照顾和宽容得一塌糊涂的呆子。“连他过马路的姿势我都觉得拙笨万分,几乎是瞪着眼向急驶而来的车辆走去,害得我连连指导。”

“你是不是认为我是一个白痴?”王蒙多次问她。但也坦言:如果没有了妻子,自己简直是寸步难行。

“常言道:一个成功男人的后面,会有一个后盾型的女人。尽管这句话我不太喜欢听,但事实上我充当了这种角色。公平地说,我已逐渐地失去了自己——— 但这是我心甘情愿的选择。”崔瑞芳曾说。

如今,她在哪里呢?

■延伸阅读王蒙忆发妻:她的去世曾是我的天塌地陷

2012年3月,王蒙妻子崔瑞芳在北京去世。写出《青春万岁》的作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在读者眼里散发着“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然而,他在灵柩前失声痛哭到几近瘫软。

2012年3月,与王蒙相伴60年的夫人崔瑞芳去世,享年80岁。王蒙曾在《王蒙八十自述》中讲述自己与爱妻的情缘。“2007年,我与家人在新疆饭店举行了我与芳的金婚纪念。何等的感慨,何等的幸福。我们从1953年恋爱,1957年结婚,转眼走过了半个世纪……我们非常高兴,虽然生活的道路远非平坦。在进入老年之后,我们的日子过得很好。谁也没有想到,一贯相当健康的芳,2010年查出,她得了结肠癌症……2012年3月23日,芳去世。当然,这是我的天塌地陷。”

王蒙谈现妻:她的到来是救助

“我感谢三娅,我仍然是九命七羊,我永远纪念着过往的60年、65年、80年,我期待着仍然奋斗着未来。”2013年10月15日是著名作家王蒙八十大寿的日子,在他的《王蒙八十自述》中,回顾他80年的人生经历,反映他对生活、创作的所思所想。书中,王蒙也首次提到了他的“新夫人”——— 《光明日报》资深知名记者、“美丽秀雅的单三娅女士”。

王蒙与原配的感情享誉文坛,在80大寿爆出找到“新夫人”的消息经网络披露后,瞬间成为各大社交媒体转发和评论的焦点话题。随后,记者连线采访了王蒙先生的助手彭世团及王蒙儿子王山先生,他们在电话里确认了网络信息的真实性。

据悉,王蒙与单三娅是在今年十一结的婚。

王蒙在《明年我将衰老》里写道:“2013年对于我是重要的,这一年,怀念着也苦想着瑞芳、万念俱灰的我在友人的关心下结识了《光明日报》的资深知名记者,被称为美丽秀雅的单三娅女士,我们一见钟情,一见如故,她是我的安慰,她是我的生机的复活。我必须承认,瑞芳给了我太多的温暖与支撑,我习惯了,我只会,我也必须爱一个女人,守着一个女人,永远通连着一个这样的人。我完全没有可能独自生活下去。三娅的到来是我的救助,不可能有更理想的结局了。我感谢三娅,我仍然是九命七羊,我永远纪念着过往的60年、65年、80年,我期待着仍然奋斗着未来。当然,如我的小说的题目,明年我将衰老,而在尚未特别衰老之际,我要说的是生活万岁,青春万岁,爱情万岁。”

综合《新京报》、《新商报》

新闻推荐

浙江金帝董事长“失去联系” 或涉中石油贪腐案

或涉中石油贪腐案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准生证“难产”2013-10-20 01:07
评论:(王蒙“流放”16年妻子相伴)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