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云南多地中小学周边出现一种名为“魔爽烟”的小食品,引发学校、家长和相关部门的诸多担忧。专家认为,吸食这类零食可能引起呼吸道和食道疾病,而且包装和吸食方式还会对孩子思想产生“吸烟或吸毒无害”的不良诱导。各地应高度警惕,将这种新型“健康杀手”拒之门外。
食用方式像“吸烟”
日前,一种新型的小食品在一些中小学生中悄然出现。昆明市五华区一名中学生告诉记者,这种名为“魔爽烟”的小食品前不久在同学们中流行,“下课后,有的同学聚在一起,用吸管吸食粉末,然后呼气产生烟雾。”
记者了解到,所谓的“魔爽烟”是一种葡萄味、香橙味的白色粉末状食品,大多以5角钱一袋的价格出售,采用吸管吸食,并附有一根七八厘米长、做成过滤嘴香烟状的塑料吸管,吸到嘴里会产生烟雾状的气体。
云南一家控烟组织的项目负责人宋红霞说,这种产品目标消费群体为青少年,从包装、名称和吸食方式都和烟草联系起来,很可能成为他们吸烟的起点,是孩子们身心健康的“隐形杀手”。
销售“偷偷摸摸”
这个问题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重视。云南省教育厅办公室10月16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工商、公安、质监、卫生、食药监等部门开展以“魔爽烟”果粉为主要内容的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清理整治。
云南省教育厅学校后勤保卫处处长赵光武介绍,在检查中发现,“魔爽烟”的销售方式“偷偷摸摸”。中小学周边的正规超市、商店都没有销售,主要是在一些偏僻的小卖部销售,且只卖给学生、不卖给成年人。
工商地毯式排查
目前,云南省工商部门已开始进行地毯式排查。云南省工商局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处副处长唐欣介绍,工商部门已对“魔爽烟”事件发出通知,要求经营者自行下架、暂停销售,“魔爽烟”样品已于15日送到云南有关部门进行检测,待检测结果出来后再做进一步处理。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说起前段时间顺利领到工资一事,今年已经50岁的老王感慨不已,“要不是游仙法院的法官们帮我们主持公道,工地老板拖欠我们的工资还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拿到手呢!法院就是我们的靠山!”日前,游仙区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