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晚,央视《焦点访谈》报道了河北武邑县市民小周,在前往政府相关部门办理证照时,往返多次就是办不下来。证难办、脸难看,此事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12日,当地官方通报称,相关责任人员已被处分,部分职能机关领导被撤职免职。
每次要求补的材料都不同
中央电视台11日《焦点访谈》报道,户口在河北武邑的小周,目前在北京工作。去年底公司要派他出国,需要办因私护照,由于在北京缴纳社保不足一年,按规定他必须回户口所在地办理。至今,大半年过去了,小周返乡6次,可护照一直没有办下来,每次都被告知需要补充不同的材料,且办事人员态度蛮横。
报道细数了小周补办的证明:1、无犯罪证明;2、公司在职证明;3、公司营业执照;4、公司外派人员资格证明;5、本地身份证。而实际上,像小周这样的普通公民办理因私护照,其实只需要提供身份证和户口本及复印件,然后就是照了照片填了表就行了。上述那些办事人员让他补办的证明,除本地身份证需补办外,其他的依法都不需要。
衡水书记市长现场问责
央视曝光当晚,河北衡水市委书记、市长连夜赶赴武邑县现场办公,研究处置意见。对武邑县委、县政府提出严肃批评,责成武邑县委、县政府按照实事求是、从严从快的原则,对武邑县公安局当事人做出严肃处理,对相关领导严格问责。河北省公安厅立即派出由纪委、督察、出入境等部门人员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赴武邑县连夜开展调查。武邑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民警史某已被调离公安机关,留党察看二年,行政降两级;免去武邑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大队长房某职务,给予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分管领导王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综合央视、新华社)
新闻推荐
本报讯就业工作关系到园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因此,科创区始终把就业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积极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扩大劳动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努力形成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