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小学考“顶碗”是素质教育还是折腾孩子?

来源:桂林晚报 2013-11-23 19:58   https://www.yybnet.net/

11月20日下午,广东惠州市南山学校小学部二年级的一个班级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期中考试,内容包括站姿、坐姿、集会排队、个人卫生等行为习惯。在站姿考核时,学生“顶碗”达到10秒钟才算合格。另一个有趣的考核项目是看学生是否洗手和剪指甲。据悉,该校从今年9月起试行“小学部学生综合素质考核评价方案”,在一、二年级学生的考核中赋予“行为习惯考核”最大的权重,分数占比高达40%,而文化课成绩仅占20%。(11月21日人民网)

叫好积极的尝试应鼓励

贱小仓:这个比做题好多了,终于开始教礼仪教做人了!

环球时报:一次积极的尝试,应鼓励,而非谩骂挖苦。

武艳丽1972:我觉得比成绩还重要,现在小孩缺的就是这个。

借我一袭华美的裙:这才是教之根本,有效预防高分低能类学生的出现。

反对干吗这样折腾孩子

鬼域幽魂:弄得跟体罚似的。

慕海兰:凡事都有个度吧,过了。

卡落:干吗要这样折腾孩子?又不是部队。

行者无疆:依然是在“培植盆景”,永远不会想到去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临窗弄雨:这是培养礼仪从娃娃抓起么?这会消减孩子们的活力,抹杀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

中立培训虽好但别太过

清风缑城人:有意识地培训是好事,但不能过分。

格莱蒙的薯片:出发点是好的,但这种方式有点怪怪的。

寿州村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个人素质培养应该鼓励,但不要耽误学习才好。

思考素质教育还需摸索

cozytips:学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已经跑偏了,这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还要想方法找策略。

沪城学士:从小开始进行行为规范的塑造很重要,也许没有必要人人达到“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的标准,至少应当做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样。

最后一颗子弹:学校的基本功能是教书育人,现在“教书”已经到了极致,但“育人”远远落在了后面,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书本上100分那么简单,更需要在生活中得到100分。

■点评

然玉:何为“素质教育”陷入“各自表述”

包括“顶碗”在内,所谓行为习惯培养到底算不算素质教育?这本是一个有待细致分析的严肃命题,但在现实舆论场内却被演绎成一道非对即错的简单判断题。太多围观者急急地给出了盖棺论定式的评断,诸如“简直恶搞”、“像演杂技”等。但很遗憾,这种情绪化、主观化的话语方式,除迅速表明立场之外,并未给出完整的、有逻辑的论证链条。

所以,当我们谈及“素质教育”,至少应该保持起码的耐心与思考。以“顶碗考试”为例,到底是好是坏、利多弊多,或许并非想象中那般显而易见。一方面,该做法旨在让学生养成更好的行为习惯、保持更健康的站姿与身形。从效用角度看,可谓好处多多。但另一方面,“顶碗十秒”等要求所奉行的仍旧是某种驯化教育的思路,且其“考核设计”本身也未必科学。既然如此,又怎能谈得上是“素质教育”呢?

南山学校的课改试验一再遭遇漫天非议,根本原因还在于全社会对于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缺乏一个清晰、准确的界定。在此语境下,不少学校本着摸石头过河的心态先行先试,而很多人则是以一种想当然、下意识的心态来围观、解读、评判各种新动向。尤为遗憾的是,各地针对“素质教育”的零星试验所产生的经验,似乎并未被有序继承和系统归纳。其结果是,后来者总是摆出一副从头出发的探索姿态,来重走别人已经走过的路,却不管它正确抑或错误。

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等大词流行久矣,只可惜未能就此形成一套明确的“显学”。于是,一次次以素质教育为名的粗糙讨论,因其无法积淀成熟的、令人信服的见解,无奈只能沦为转瞬即逝的口水风波。

据《羊城晚报》

新闻推荐

“准考证留下,钱都给你” 湖北女教师路遇劫匪 浴血保护659张学生准考证

“这些是孩子们的高考准考证,得留下。我身上的钱都给你。”6月4日下午,湖北省宜都市二中教务处女教师周玉兰携带659张高考准考证去学校途中遭遇歹徒打劫,头部被猛击,鲜血喷涌。但...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小学考“顶碗”是素质教育还是折腾孩子?)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