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钟声越来越近,催促着人们加快了回家的脚步。近日,记者随访一些返乡的人们,分享他们返乡途中的点点滴滴。
下一站,幸福!
1月27日下午16时,火车站候车厅坐满了等待火车回家的人们。有的在听歌、玩游戏打发时间,有的捏着手中的火车票,不停地张望着候车厅墙壁上悬挂的大钟……
在候车室的一角,雷德森和妻子正带着一双儿女在候车,旁边的地上大大小小放了好几包行李。雷德森的老家在温州,刚刚过去的一年,他和妻子带着一双儿女在泾县打工。“一年到头,也只有过年那几天才有时间回家,父母每次打电话都惦记着孙子、孙女。”雷德森摸着小儿子的头说,爷爷奶奶能看到孙子、孙女的日子不过短短几天。
坐火车从宣城到温州,有十多个小时的车程,雷德森和妻子都不会上网,直到当天中午才到火车站排队买了票。“只买到了站票,到了车上再问问能不能补到卧铺票,先想法子给孩子们找个位子。”尽管没有座位,雷德森却显得很乐观。
说话的时候,孩子们无意间碰倒了堆放在地上的行李,雷德森一边整理着行李,一边如数家珍地告诉记者,这些都是自己给父母准备的礼物,有衣服、营养品,还有泾县当地的土特产。当记者问雷德森带着俩孩子,还有这么多行李坐长途列车累不累时,他乐呵呵地说,“不累,很快就到了,想着要回家了打心眼里觉得幸福。”
开新车,高兴!
由于过年车票“一票难求”,开车回家的人也就日渐多了起来,今年曹志飞也成了这支庞大“队伍”中的一员。
“买新车,添儿子。”对于曹志飞来说,这个年肯定会过得格外的高兴。曹志飞老家在宣州区养贤乡,现在在合肥开网店,这一年生意还不错,年底的时候买了一辆新车,自己又添了一个胖儿子。
曹志飞告诉记者,他拿驾照已经好几年了,一直想着能买辆车,考虑了半天最终还是订了辆车。前几个月一直在练车技,为的就是开车带老婆小孩回家过年。
“有了孩子,行李不知不觉就多了,自己开车大人小孩都轻松。但在几年前,像现在这样一家人开着自己的车,听着音乐,我们是想都不敢想,现在这种好日子是真的要好好珍惜。”曹妈妈抱着着孙子乐开了花。
到了养贤乡,道路变宽了,村子里变干净了……这些变化让曹志飞刚一进村就感到眼前一亮。“自己是做网店生意,在哪都一样,现在家乡变得这么好,等明年挣了钱,就准备回老家买套新房子。”看着越来越美的家乡,曹志飞开始谋划起了明年的打算。
回家乡,团圆!
1月27日下午,记者正在市区林工商车站附近采访时,忽然,一位操着并不标准普通话的老大爷,要记者帮他打个电话给自己的哥哥,告诉他哥哥自己目前所在的位置。
在等待哥哥来的途中,他和记者拉起了家常。原来,眼前这位65岁的老大爷名叫仲伟皮,老家是宣州区朱桥乡的,很小就去了上海做生意,很多年没有回家了。这次回来,发现家乡变了样子,自己好像一点也不认识了。
“我是好几年前来的宣城,现在变化太大了,都不认识了,所以刚刚和哥哥打电话说了半天,也没说清楚我在哪。”仲大爷说,自己的哥哥在朱桥乡做工程,这几年日子好起来了,他也希望自己能回老家过年。
不一会儿,仲大爷的哥哥便找到了他,多年未见的兄弟俩热情地拥抱在了一起。寒暄几句后,兄弟俩拎上行李,开着面包车奔驰而去……
新闻推荐
泾县讯 日前,“第二届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影响力评价”结果在北京发布。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十大最具影响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