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13年,市文广新局共承担省市下达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等三项文化民生工程。这三项文化民生工程开展以来,按照“健全设施网络,改善基础条件,改革运行机制,繁荣文化生活”的要求,市文广新局严格建设职责,明确管理范围,强化调度督查,全力推进宿州市文化民生工程建设,为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农村文化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去年,宿州市文广新局共承担30个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1204个行政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以及5个县级公共图书馆、5个县级文化馆、10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6个博物馆、1个美术馆的免费开放工作,截止到2013年底,这些工作已全面完成。其中,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按照每个公共电子阅览室5万元的配置标准,采购10台以上电脑终端设备,以宽带形式接入互联网,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全市5个公共图书馆实行“零门槛”免费开放。同时,积极发展流动图书借阅服务,建立流动图书馆;在春节、国庆、中秋、五一、七一、十一等节假日期间,举办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作为宿州市唯一实行免费开放的美术馆,萧县美术馆去年多次开展美术、书画展览,吸引了山东、江苏、河南等地在美术馆周边开设画廊,提升了萧县美术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方面,市财政局不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对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点每村每年2000元,农村文艺演出活动每村每年2400元,农家书屋补助每村每年2000元,农民体育活动每村每年1200元,农村电影放映活动每村每年2400元。据初步统计,去年全市共开展文化活动3372场,开展体育活动7248场,放映电影14448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张清洁 本报记者 马远征 见习记者 余明明)
新闻推荐
3月2日,江苏省盱眙县鲍集镇的农民准备舞龙表演。当日是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人们在这一天组织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为新的一年讨个好彩头。&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