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泉水养鱼的营养“套餐”

来源:黄山晨刊 2014-03-06 22:03   https://www.yybnet.net/

□ 格斯特

休宁板桥的泉水养鱼这几年颇有名气,说是富含各种微量元素,而且味道鲜美,肉质细嫩,很受市场欢迎。2月26日,记者一行前往采访。

樟前村徐源村民胡成久是较早从事泉水养鱼的人士之一。他给记者讲述了泉水鱼的“经济营养”。一口鱼塘大概16平方米,目前可以养100多条鱼。每条鱼可养到5斤以上,一口塘大概可以养到七八百斤鱼,每斤鱼60元,这样一口塘的收入大概有五万元。而每户人家每年在这方面的纯收入不少于几千元。

胡成久说,不过前几年没有这个行情。近两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泉水养鱼的营养价值,泉水鱼在16℃以下的水温中生长,在徐源,每天的日照时间不到3个小时,所以适合泉水鱼的生长。“徐源的泉水鱼,哪怕是夏天,中午烧好的鱼,晚上就结冻了。”所以泉水鱼的价格从三四十元上涨到了60元,上涨了50%左右,而且还不够卖。村里开办“吴楚分源”渔家乐的胡德久还经常到其他村民家买鱼。甚至在上海农产品交易会上,有商家愿意高价买断泉水养鱼的经营权,只不过村民觉得这样会丧失自主权而没有同意。

正是因为有了好的行情,所以村里的鱼塘发展得较快,这几年增加了一二十口。板桥乡乡长汪佩玲说,全乡泉水养鱼也增加了一百多口塘。而且泉水养鱼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留守在家的老人、妇女也可以经营,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新的途径。

笔者以为,尽管这买断经营权的尝试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合作,也尽管这河道边的鱼塘的产权有待进一步厘清,但是泉水养鱼的经济营养还是值得欣赏的。

其实,板桥的泉水养鱼有着悠久的历史,胡成久说大概有200多年的历史,只不过那几口200余年的鱼塘被毁重新改造了。现在村里鱼塘最早的是1978年左右的鱼塘。看来,这泉水鱼身上不仅营养丰富,还富有一些文化况味值得开发。胡成久说,这泉水鱼要3年以上才富有营养,一条鱼每年生长不了多少。所以,他家鱼塘中二三十年以上的鱼有许多,“不能都吃了,这是历史,也是品牌。”现如今,到板桥观赏泉水鱼也成为一道文化风景。这“文化营养”也别有一番味道,虽然说还有可能进一步开发,甚至打造成为文化遗产的大餐。

樟前村的泉水养鱼沿着沂源河排开,蔚成景观。难道不怕涨水和断流?汪佩玲说,村里人说近百年来这条河都是涨水不淹鱼塘,枯水不断流。看来,一方水土滋润了这一方景观。汪佩玲说,正因为这样,我们要呵护这一方水土。所以,近年来,在引导村民发展泉水养鱼的同时,要求村民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这流水中的营养,同时整治村庄环境,使得泉水养鱼更加生态、更加养眼。养鱼带来了生态的综合效益,这“生态营养”可圈可点。

村民胡德久开办了村里的渔家乐,自己又新开发了鱼塘。他说,开发鱼塘是一件技术活,如何确保鱼塘的水流速度,如何确保鱼草留在鱼塘中央以及不让鱼塘的营养随水流冲走,如何确保泉水鱼不生病等,都需要摸索。他自豪地说:“我掌握了。”而乡里则在研究,一口鱼塘最佳的养鱼量是多少?一条鱼的营养价值如何得到最佳发挥?汪佩玲说,乡里已经制定了一套可行的泉水鱼的质量控制体系,保证泉水鱼的品牌和质量,以期发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济、文化、生态、科技,泉水养鱼已经成为板桥的一张名片。乡里的王剑书记说,到板桥“赏油菜花,走古驿道,吃泉水鱼”。把泉水鱼的经济、文化、生态、科技效益综合在一起,相信会有更好的明天。而笔者也相信,这样做,泉水养鱼营养套餐会更丰富。

新闻推荐

周恩来与太平猴魁

□ 记者 王玲琳1880年出生的徽州茶商刘敬之是历代黄山猴魁商中一位备受敬重的人物,人称“太平第一茶商”。他不仅是太平猴魁的伯乐之一,更与周恩来总理因为工作上的往来有着特...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幸福的小浪花2014-03-14 22:00
评论:(泉水养鱼的营养“套餐”)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